[发明专利]自锁流体联动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8092.X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吝杰;张文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8 | 分类号: | B25J15/08;B25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联动 自适应 机器人 手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拟人机器人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流体联动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人手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与人一样,机器人手对于拟人机器人来说同样重要。机器人通过手部抓取工具开展工作,或者通过手部抓取物体进行空间位移操作。机器人手作为拟人机器人的输出终端,被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研究者所重视。在机器人学领域有两大类机器人手:灵巧手和欠驱动手,它们分别基于主动控制和欠驱动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灵巧手外形和动作极似人手,可以在复杂控制算法和机构的综合作用下,灵活地完成人手所能完成的多数动作,但是灵巧手价格昂贵,制造控制难度大,维护难度大。欠驱动手可以自适应抓取物体,控制难度小、维护简单、装置稳定。
已有的一种气动式主动驱动的多指多关节机器人手装置(发明专利CN101402200A),其中每个关节采用气动柔性驱动器实现手指的弯曲。该装置的不足之处为:该装置由于采用气力主动驱动各手指各关节的转动,使得该手体积大、质量大、制造成本高、控制难度大,不能自适应抓取物体,必须依赖很复杂的控制才能实现对不同尺寸形状物体的抓取。
已有一种气动式欠驱动机器人手指装置(发明专利CN101733758B),包括第一、二指段和欠驱动关节。欠驱动关节包括主动滑块、关节轴、两个气动柔性件和簧件;主动滑块镶嵌在第一指段中;关节轴套接在第一指段中,第二指段套固在关节轴上;第一气动柔性件设置在第一指段与主动滑块之间;第二气动柔性件设置在第一与第二指段之间;第一、第二气动柔性件通过第一指段通孔相通。
该装置能够在物体挤压主动滑块的过程中,利用物体挤压力通过气动方式驱动第二指段绕关节轴转动,但是,该装置在物体不挤压主动滑块时,第二指段将回复伸直的初始状态。由于该手指在抓取物体时需要支承面(如桌面)、其他手指、手掌或其他手配合才能实现手指弯曲,因此该装置无法实施在抓取过程中反作用面撤销的物体抓取,例如,该装置不能实施对放在支承面上的物体的抓取:一个物体放置在桌面上,当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手指靠向物体,物体会挤压主动滑块导致手指弯曲,但是当机械臂离开桌面时,手指的弯曲不能保持,于是物体脱落,抓取失败。
已有一种弯曲自锁气动欠驱动机器人手指装置(发明专利CN103659825A),该装置采用气动方式实现自适应欠驱动效果;采用棘轮棘爪实现单向弯曲,防止在反作用面撤离或振动干扰时物体松脱;采用电机解除棘爪对棘轮的约束,释放物体。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棘轮棘爪的锁定是一种量化的锁定,不能做到无级锁定,锁定的角度有限,为了降低最小的锁定角度,需要制作模数很小的棘轮,棘轮的制造成本高,锁定效果不理想。
上述两种装置仅实现了自适应抓取,没有耦合抓取效果,即:当串联两个关节做成双关节的手指时,缺少耦合联动的过程,导致抓取物体的动作拟人性不高。手指在未碰触物体前始终呈现伸直状态,动作和外观与人手有较大差别,拟人化不够,因为耦合抓取效果在人手的多数抓取过程中是很常见的;此外,这两种装置的抓取方式主要为握持方式,难实现较好的末端捏持抓取效果;不能做到没有物体抓取时,类似人手的握拳动作;也难以做到末端指段捏持物体时各关节呈自然弯曲状态。
上述三种装置都是采用气体作为传动介质,存在不足:气体容易被压缩,动作迟滞现象显著,对关节的力锁紧得不够,手指在抓取、移动物体时可能会出现因振动干扰而导致抓取失稳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自锁流体联动自适应机器人手指装置。该装置实现先耦合转动而后再自适应弯曲的功能,即能末端捏持也能自适应包络握持,并具有保持抓持力的功能,可以安装到机械臂上,配合机械臂的主动运动实施反作用面撤离的物体抓取,也可防止在抓取过程中因为振动干扰导致失稳现象。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8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面啮合万向多节同步传动机构
- 下一篇:塑胶手柄打磨除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