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UV模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8940.7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三简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2 | 分类号: | B41F19/02;B41F23/04;B41F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启荣;莫瑶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uv 模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防伪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UV模压机。
背景技术
全息镭射图像技术在塑料涂层薄膜上应用最早是上个世纪末期从美国引进中国的。其原理如下:全息镭射图像通过拍照法或光刻法,成像于光刻玻璃涂层版上,再通过电铸法把其上的全息图像复制到金属镍版上,然后把厚度大约为15~80μm的带有全息镭射图像的金属镍版作为模压版贴合在全息镭射模压机的版辊上,涂层薄膜在被加热的贴有模压版的版辊上通过,边辊向版辊对涂层薄膜加压,把模压版上的全息图像压印到涂层薄膜上,从而制作成成卷的全息镭射(防伪)包装塑料薄膜。
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热模压机通过为单版辊压印或者双版辊压印,而双版辊压印一般都只能对塑料薄膜的单面依次进行两次压印,一次压印后需要将塑料薄膜重新搬运至放卷系统中,塑料薄膜搬运繁琐,影响薄膜的生产效率,而且,这种全息图像的压印,对塑料薄膜两侧图形的定位精度要求很高,分别压印在涂层薄膜正反向模压面的全息图像的位置误差需小于0.1mm,目前的热模压机难以满足精度要求。
为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定位更为精准的模压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模压薄膜材料正反向模压面并能精确对位的双面UV模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UV模压机,特别的,包括第一模压系统和第二模压系统;该第一模压系统为UV模压系统,第一模压系统中设有用于模压薄膜材料的第一版辊和第一胶辊;第二模压系统为UV模压系统,第二模压系统中设有用于模压薄膜材料的第二版辊和第二胶辊;第一模压系统和第二模压系统之间还设有用于翻转薄膜材料模压面的薄膜翻转系统。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本模压机可用于薄膜材料,尤其是PET膜的双面模压。一般情况下,薄膜材料需要经过放卷系统、恒张力系统、牵引辊系统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导辊、偏心辊等在前装置,然后再进入到薄膜翻转系统。在薄膜翻转系统中,薄膜材料的模压面(即薄膜材料与第一版辊或第二版辊相接触的面)由正向模压面翻转为反向模压面,并进入第一模压系统。第一胶辊贴合薄膜材料的正向模压面,并将薄膜材料的反向模压面压合在第一版辊上进行模压,让第一版辊在薄膜材料的反向模压面模压全息图案。随后,薄膜材料在薄膜翻转系统中,其模压面由反向模压面翻转为正向模压面并进入牵引系统。在牵引系统的导引下,薄膜材料进入第二模压系统。而薄膜材料进入第二模压系统后,第二胶辊贴合薄膜材料的反向模压面,并将薄膜材料的正向模压面压合在第二版辊上,第二版辊即在薄膜材料的正向模压面模压出全息图案,使薄膜材料可在一台模压机中实现双面模压,从而在薄膜材料上形成独特的光学效果。
为实现薄膜材料模压面的翻转,薄膜翻转系统可由由若干条用于翻转薄膜材料模压面的导辊构成。在薄膜翻转系统中,薄膜材料依次通过各导辊,使薄膜材料的模压面实现正向模压面-反向模压面-正向模压面的翻转过程。
薄膜材料在第一模压系统、第二模压系统中进行模压时,第一模压系统、第二模压系统中,位于第一版辊、第二版辊上游的UV加料系统会在薄膜材料的膜面上淋上一层UV涂层,以便第一版辊和第二版辊对膜面上的UV涂层进行模压。该UV加料系统可包括料罐、输送泵、喷头、排气阀、安全阀和背压阀,料罐上设有进液口和回液口;进液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排气阀、输送泵、背压阀和喷头,构成UV料进料通道;进液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排气阀、输送泵、安全阀和回液口,构成UV料回料通道。通过UV料进料通道,UV料即可添加至薄膜的正向模压面,背压阀能有效控制进料通道的流量,而排气阀可保证管道内的压力维持在合适的压力范围内;通过UV料回料通道,超出UV料进料通道内流量的UV料可回流至料罐内,大大减轻管道内的压力。为使UV料能均匀输送,料罐内还可设有用于搅动料罐内UV料的叶片,该叶片通过连接轴与位于料罐顶部的电机相连。
经第一版辊、第二版辊模压后的薄膜材料将通过位于第一版辊、第二版辊下方的固化灯,使模压后的UV涂层固化定型。为保证固化灯的烘干效率,使薄膜材料上的UV料能及时被烘干,固化灯与第二版辊之间最短垂直距离L可在8~50mm范围内,从而保证固化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烘干薄膜材料上的UV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三简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三简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8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喷出头和液体喷出头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印花机加热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