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状油页岩干馏系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9033.4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程云驰;刘鹤群;邹成;王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鑫博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6 | 分类号: | C10B5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安宇宏 |
地址: |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页岩 油页岩干馏系统 干馏 烟气余热锅炉 高温烟气段 页岩油回收 石灰石 粉体余热 干馏系统 间接冷却 劣质燃料 低品位 高温段 可重复 冷油 喷淋 脱硫 蒸汽 供热 废水 锅炉 发电 回收 污水 开发 | ||
一种粉状油页岩干馏系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油页岩开发领域。在所述方法中,将油页岩粉碎降至1mm以下后在干馏系统中干馏;且针对低品位油页岩采用油页岩与劣质燃料共同干馏的方法,针对含硫高的油页岩,通过加入石灰石进行脱硫的方法。本发明在高温烟气段采用烟气余热锅炉,在固体高温段采用粉体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可供热或发电。在页岩油回收系统中采用冷油喷淋加间接冷却的方法,以减少污水的数量,回收废水经处理后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页岩资源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粉状油页岩干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油页岩干馏技术均是在抚顺式干馏技术基础之上加以改进,其炉型为立窑,处理原料必须为25~75mm的块状料。因此,原料利用率在70%左右,资源浪费,而页岩油回收率通常在65%左右,同时单台设备产能低,日处理量单台仅为100t/d,该类技术的油回收系统一般采用直接水冷凝方法,废水量大,污水难处理。
ATP油页岩干馏技术是新一代干馏技术,采用套筒式回转窑技术,但该技术工业化过程一直不顺利,属于不成熟的技术,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工艺的不足,改变行业落后状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粉状油页岩干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降低油页岩原料的粒级至1mm以下,在干馏系统中干馏,以达到充分利用油页岩原料、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本发明可以处理不同品位及成分的油页岩,如:针对低品位油页岩,可采用油页岩与劣质燃料共同干馏的方法,针对含硫较高的油页岩,可在油页岩加热过程中加入石灰石进行脱硫的方法。本发明在高温烟气段采用烟气余热锅炉,在固体高温段采用粉体余热锅炉,产生的中压蒸汽可以供热或发电,达到合理利用热能的目的。在页岩油回收系统中,本发明采用冷油喷淋加间接冷却的方法,以减少污水的产生量,回收的水经处理后可重复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
本发明的新型粉状油页岩干馏装置主要由原料制备系统、干馏系统、油气回收装置、余热回收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
(1)所述的原料制备系统包括破碎单元、均化单元、粉磨单元,另外对于油含量低于4%的油页岩进行干馏处理时原料制备系统增设劣质煤配入单元。对于油页岩原料含硫较高的油页岩进行干馏处理时原料制备系统将增设脱硫剂添加单元;
(2)所述的干馏系统包括干燥预热器、高温气固分离器、悬浮载热炉、快速干馏反应器;
(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锅炉、烟气处理单元、粉体余热锅炉、蒸汽输出单元、锅炉给水单元。
前述四大系统装置将按如下方式进行布置或者连接,其中:所述原料制备系统的破碎单元的排料口与均化单元的进料口连通,均化单元的布料口与粉磨单元的进料口连通,另外,粉磨单元的进料口同时与劣质煤配入单元、脱硫剂添加单元连通;粉磨单元的出料口与所述干馏系统的干燥预热器的进料口连通;干燥预热器的出料口与干馏系统的快速干馏反应器的进料口连通,干燥预热器的排气口与烟气处理单元连通;快速干馏反应器的出料口与高温气固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高温气固分离器分别通过固体排送管与粉体余热锅炉连通,通过油渣输送管与油气回收装置连通,通过固体排送管与悬浮载热炉连同;油气回收装置通过管道与燃烧站相连通,燃烧站通过管道同悬浮载热炉相连通,所述的燃烧站可采用自产煤气或采用外接气体燃料、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为原料;所述的悬浮载热炉高温烟气排气口与烟气余热锅炉连通,同时悬浮载热炉通过热载体循环管与快速干馏反应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系统的烟气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干馏系统的干燥预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烟气余热锅炉和粉体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与蒸汽输出单元连通;所述的锅炉给水单元排水口与烟气余热锅炉、粉体余热锅炉进水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鑫博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鑫博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9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BO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护理床用方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