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断路器触头状态诊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9842.5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贺欣;刘宝成;于香英;张弛;王晓静;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电力科技发展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地址: | 30002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断路器 状态 诊断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断路器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断路器触头状 态诊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是电网中重要的保护与控制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电 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断路器每次开断故障电流后,电弧会对触头产生一定 程度的烧蚀,当触头烧蚀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导致高压断路器开断与绝缘能力 的下降,为电网安全埋下隐患。目前,对断路器触头状态评价的试验项目主要 是测量主回路电阻,即静态接触电阻,然而,由于高压断路器灭弧室的密封结 构,一般方法很难对触头状态进行有效评估,而且其触头系统由主触头与弧触 头并联而成,主回路电阻测量只能反映主触头的状态,而无法体现弧触头的接 触情况,该测量方式难以保证触头状态评价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准确可靠且 使用方便的高压断路器触头状态诊断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压断路器触头状态诊断系统,由触头动态电阻测量装置和触头状态 诊断装置连接构成;所述触头动态电阻测量装置由动态电阻测试仪、大容量蓄 电池、速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及高压断路器触头连接构成,动态电阻测量装 置测得的动态电阻-行程曲线被送入到状态诊断装置内;所述触头状态诊断装置 由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学习模块、诊断参数计算模块及故障诊断过程模块构成, 人机交互界面分别与数据学习模块及故障诊断过程模块相连接,数据学习模块 及故障诊断过程模块与诊断参数计算模块相连接;所述触头状态诊断装置根据 动态电阻-行程曲线与未烧蚀状态曲线数据计算得到曲线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而 对触头状态进行诊断,并计算动态电阻曲线中弧触头接触部分面积对触头状态 进行诊断。
进一步,所述数据学习模块由数据读取模块、数据保存模块、标准设定模 块依次连接构成,所述诊断参数计算模块包括曲线相关系数计算程序和电阻-行 程积分面积计算程序,所述故障诊断过程模块包括推理模块及其输出的诊断参 数模块、诊断预警模块及维修方案模块。
一种高压断路器触头状态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触头动态电阻测量装置得到断路器触头分闸过程的动态电阻-行程 曲线,并将其导入至触头状态诊断装置内;
步骤2、触头状态诊断装置内置的曲线相关系数计算程序根据动态电阻-行 程曲线计算分闸过程的动态电阻-行程曲线与初始曲线的相关系数ρ;触头状态 诊断装置内置的电阻-行程积分面积计算程序对弧触头接触部分面积Ra*La进行 计算;
步骤3、触头状态诊断装置内置的故障诊断过程模块将曲线的相关系数ρ及 弧触头接触部分面积Ra*La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得出触头状态的诊断结果并 将结果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输出。
进一步,所述步骤3判断的原则为:如果弧触头接触部分面积 Ra*La<6mΩ*mm则触头状态正常,如果6mΩ*mm<Ra*La<10mΩ*mm,则触头状 态一般,如果10mΩ*mm<Ra*La<14mΩ*mm,则触头状态异常,如果 Ra*La>14mΩ*mm,则触头状态严重;同时,规定相关系数ρ>0.9,则触头状态正 常,如果0.8<ρ<0.9,则触头状态一般,如果0.6<ρ<0.8,则触头状态异常,如果 ρ<0.6,则触头状态严重。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触头动态电阻测量装置测量得到动态电阻曲线数据并由触头 状态诊断装置与未烧蚀状态曲线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曲线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而 对触头状态进行诊断,同时通过计算动态电阻曲线中弧触头接触部分的面积对 触头状态进行诊断,即可得出触头状态,方便对灭弧室内部情况进行有效诊断, 为评价断路器触头状态和制定检修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诊断准确 度高、检测速度快、方便快捷、不需拆卸灭弧室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电力科技发展公司,未经天津市电力科技发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9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