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压治具及保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9885.3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2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吕彦双;向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压治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部件粘合辅助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保压治具及保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组装过程中,经常采用胶水粘接来实现产品的两个部件的无扣位结合,而这两个部件涂上胶水后,需要进行保压以确保粘合的稳固性。而保压一般采用保压治具实现。
传统的保压治具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治具,产品部件涂上胶水后紧贴放置,然后放入到上下两个治具之间压合,上下治具各自对紧贴放置的产品部件的上下面分别施加作用力,保压一段时间后取出产品部件。其缺陷是:当产品部件间粘合的位置出现高度落差,如有台阶结构,而上下治具对产品部件作用力集中在治具与产品部件的接触部位,即产品部件上高度较大的区域,而高较小的区域因存在高度落差而无法接收到来自上下治具的作用力,导致粘合区域的胶水受力不平均,接触不充分,粘接后产品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粘接后产品性能稳定性的保压治具。
一种保压治具,用于产品部件间粘合后的保压,该保压治具包括:
下治具,下治具的顶面设有下定位槽;
上治具,上治具与下治具扣接,上治具朝向下治具的底面设有上定位槽;
中间治具,中间治具位于下治具与上治具之间;中间治具包括受力面和仿形面;受力面与上定位槽抵接;仿形面朝向下定位槽,且仿形面与下定位槽之间形成用于收容产品部件的收纳空间;仿形面设有与产品部件的粘合区域匹配的凸起和/或凹陷。
上述保压治具,其中间治具设有与产品部件的粘合区域匹配的仿形面,上治具和下治具扣接将中间治具和产品部件固定于两者之间,而上治具通过中间治具间接施加作用力给产品部件的粘合区域。保压时,产品部件的粘合区域的胶水受力平均,接触充分,粘接后产品性能稳定。
同时,提供一种保压方法。
一种保压方法,用于产品部件间粘合后的保压,包括步骤:
提供一种保压治具,该保压治具包括:下治具,下治具的顶面设有下定位槽;上治具,上治具与下治具扣接,上治具朝向下治具的顶面设有上定位槽;中间治具,中间治具位于下治具与上治具之间;中间治具包括受力面和仿形面;受力面与上定位槽抵接;仿形面朝向下定位槽,且仿形面与下定位槽之间形成用于收容产品部件的收纳空间;仿形面设有与产品部件的粘合区域匹配的凸起和/或凹陷;
在产品部件的预设粘合区域涂上胶水后,将产品部件紧贴在一起形成产品部件组;
将中间治具的仿形面与产品部件组的预设粘合区域所在的面紧贴;
将中间治具和产品部件组一起放入到下治具的定位槽;
将上治具与下治具扣接且上定位槽与受力面抵接;
静置保压至预设时间;
从保压治具中取出粘合完毕的产品部件组。
上述保压方法,提供一种保压治具,且该保压治具的中间治具设有与产品部件的粘合区域匹配的仿形面,上治具和下治具扣接将中间治具和产品部件固定于两者之间,而上治具通过中间治具间接施加作用力给产品部件的粘合区域。保压时,产品部件的粘合区域的胶水受力平均,接触充分,粘接后产品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保压治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保压治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保压治具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保压治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使用本发明保压治具的产品部件组未粘合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产品部件涂胶水后紧贴形成的产品部件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产品部件组与中间治具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下治具、中间治具与图6所示的产品部件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保压治具用于对图6所示产品部件组保压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10A-保压治具;
20、20A-下治具,21-下定位槽,211-凸块,212-凹槽,22-扣位柱,221-卡扣件;
30、30A-上治具,31-扣位孔;
40、40A-中间治具,41-受力面;
50A-上压合块;
60A-下压合块,61A-容置槽;
70-产品部件组,71-部件A,72-部件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9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