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核素锶内污染促排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1174.X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4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宁建红;李进英;张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722 | 分类号: | A61K31/722;A61K31/185;A61K9/10;A61P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04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核素 污染 促排剂 | ||
1.一种放射性核素锶内污染促排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所述的促排剂原料包括:CTS-EDTA纳米颗粒0.6-0.8份、羟苯磺酸钙0.08-0.12份、生理盐水(0.85~0.9wt%)8-10份、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适量;
所述CTS-EDTA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如下:
(1)将低分子量、高脱乙酰度的CTS,加入到100ml 0.1mol/L的HCl溶液中,在温度为30℃下磁力搅拌使CTS充分溶解;
(2)再加入EDTA , 然后用5mol/L NaOH溶液调PH值至7;
(3)再加入EDAC至最终浓度达0.15mol/L作缩合催化剂,室温搅拌反应10h;
(4)最后用去离子水、0.05mol/L NaOH溶液反复透析纯化,经真空冷冻干燥之后,经超声处理20-40min即得产物;
其中步骤(1)中的CTS分子量为2200-2400,脱乙酰度≥95%,CTS质量与EDTA质量比为1-3:60-80;
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锶内污染促排剂的制备方法为:常温下,将CTS-EDTA纳米颗粒、羟苯磺酸钙、生理盐水加入适量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将PH调整为7-7 .4后,再用磁力搅拌至混合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锶内污染促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45KHz-55KHz。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锶内污染促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磁力搅拌转速为350-380rp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锶内污染促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51KHz-54KHz。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锶内污染促排剂,其特征在于:CTS-EDTA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10-14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性核素锶内污染促排剂,其特征在于:CTS-EDTA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20-13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中心医院,未经青岛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11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