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71275.7 申请日: 2015-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5395629A 公开(公告)日: 2016-03-16
发明(设计)人: 张晶;卢岩;何俊喜;张振斌;张为胜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714 分类号: A61K36/714;A61P15/10;A61P15/08;A61P15/00;A61P17/02;A61P4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355 山东省济***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杜仲 制备 隔物灸 附子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隔物灸衬垫物的制作,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隔物灸又称间接灸法、间隔灸法,属于艾柱灸的范畴,是在艾炷与施灸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故为近代临床常用的一种灸治方法。所用间隔药物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隔附子饼灸的应用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古人在灸治时,附子多选用成熟者加以炮制后使用,且常以酽酢(味汁浓厚的醋)或童便浸过。如明·薛己《外科发挥》卷三记载:“附子饼,处方:炮附子(去皮、脐);功能主治:治溃疡气血虚寒,不能收敛。用法用量:上药研末,以唾津和为饼,置疮口处,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灸数次,但令微热,勿令痛。如饼干,再用唾津和做,以疮口活润为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临床应用时以唾津调和药物的办法已被淘汰,而是取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4-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用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在意艾炷点燃施灸,附子饼干焦后再换新饼,直至肌肤内温热,局部肌肤红晕为止。中医认为,附子性味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回阳救逆、散寒除湿止痛的作用,与艾灸并用,适应治疗各种阳虚证,如阳痿、早泄、遗精、疮疡久溃不敛、指端麻木、腰膝冷痛、痿软无力等病证。

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其干燥树皮为传统中药杜仲,甘微辛,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能,现代研究证明杜仲具有防止肌肉骨骼老化、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提高机体缺氧耐力、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平衡调节血压等功效。适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痛,下肢痿软,阳痿,尿频,胎动不安,或习惯性流产,高血压病等。

近些年来研究证明杜仲叶与杜仲皮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现有技术用杜仲或杜仲叶治疗疾病都是口服,尚无外用治疗疾病的报道,更无用于制备隔物灸附子饼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杜仲附子饼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杜仲制备杜仲附子饼。

上述的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杜仲附子饼,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附子100份、杜仲10-50份。

上述的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杜仲附子饼,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附子100份、杜仲20份。

上述的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杜仲附子饼灸用于治疗肾阳亏虚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痛经、疮疡久溃不敛、指端麻木、腰膝冷痛、痿软无力等病证。

上述的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杜仲附子饼用下列方法制备:取重量配比的附子、杜仲研成细末,过筛,除去杂质,取适量用黄酒调和做成附子饼,封塑,即得。

上述的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杜仲附子饼用下列方法制备:取重量配比的附子、杜仲研成细末,过筛,除去杂质,取5g,用5ml黄酒调和做成附子饼,封塑,即得。

上述的杜仲在制备隔物灸附子饼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杜仲是杜仲树的干燥树皮(杜仲)或/和杜仲叶。

本发明的杜仲附子饼具有行气血、温肾阳、逐寒湿、强筋骨等功能,用于治疗肾阳亏虚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痛经、疮疡久溃不敛、指端麻木、腰膝冷痛、痿软无力等病证。治疗疾病操作简便,疗效良好;可避免口服药物之苦,易为患者所接受;用药量少于口服制剂,有利节约资源。

以下通过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下面试验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作用,而非本发明的限制。

肾阳虚型阳痿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年龄25-55岁,给予隔杜仲附子饼灸。对照组20例,年龄25-55岁,给予隔杜仲附子饼灸。两组患者均取双侧肾俞穴,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15日为一个疗程。结果,在同等治疗剂量下,杜仲附子饼灸组治愈9例(45.0%),显效7例(35.0%),有效4例(20.0%),总有效率100%;单纯附子饼灸组治愈7例(35.0%),显效6例(30.0%),有效7例(35.0%),总有效率100%。以上结果显示,单纯附子饼灸虽然也有上述功能,但效果显著低于杜仲附子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1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