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火灾安全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2186.4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锋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路16416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系统 站台 列车监控系统 地铁安全 无线通讯 安全监控系统 无线通讯方式 地铁火灾 控制系统 人员伤亡 实时状况 数据丢失 通讯方式 上位机 疏散 火灾 救援 监控 列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安全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地铁安全监控系统由列车监控系统和站台监控系统组成,上位机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与列车监控系统和站台监控系统相连;无线通讯方式采用的是4G网络的通讯方式。该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的监控列车内和站台内的实时状况,若发生火灾,能提供正确有效的救援和疏散路线,减少人员伤亡,能够避免无线通讯过程中的数据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火灾安全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各城市地铁发展状况来看,地铁的覆盖率是越来越多,且地铁的行程路线也在不断的增长。地铁站和地铁内往往是人口密集度很高的地方,因此次常常会出现拥堵的状况。地铁是在封闭的地下隧道中行进的,若此时发生火灾,将会伤亡惨重。若发生火灾的列车到站后,站台内的上不清楚车内状况,往车上挤,而列车上的上不知道正确的逃生路线,和站台上的上发生拥挤,阻碍了列车上人们的逃生,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站台内的人员得不到很好的管制和疏散,也会给营救人员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铁火灾安全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的监控列车内和站台内的实时状况,若发生火灾,能提供正确有效的救援和疏散路线,减少人员伤亡,能够避免无线通讯过程中的数据丢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是,地铁安全监控系统由列车监控系统和站台监控系统组成,上位机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与列车监控系统和站台监控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列车监控系统安装在列车上,每节车厢上的车载无线通讯模块上都连接有车载图像处理模块、车载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车载电视、车载喇叭和车载信号存储模块,车载火灾检测传感器接在车载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上,车载火灾检测传感器布置在每节车厢的中部;图像处理模块上连接有两个车载摄像头,两个车载摄像头分别布置在每节车厢的前后两端;列车驾驶室内安装有驾驶室中央处理器,驾驶室中央处理器上分别接有驾驶室监控显示屏、控制开关和驾驶室无线通讯模块;驾驶室无线通讯模块上接有驾驶室信号存储模块;
驾驶室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每节车厢上车载无线通讯模块的信息,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驾驶室中央处理器,驾驶室中央处理器控制驾驶室监控显示屏显示各节车厢的信息;同时车载无线通讯模块也接收驾驶室无线通讯模块的信息,控制车载电视和车载喇叭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站台监控系统安装在站台内,每个站台出口处和站台候车处的站台无线通讯模块上都连接有站台图像处理模块、站台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站台电视、站台喇叭和站台信号存储模块;站台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与站台火灾检测传感器相连,站台摄像头接在站台图像处理模块上; 每个站台出口处安装有安全指示灯,安全指示灯接在站台无限通讯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位机由上位机中央处理器、上位机无线通讯模块、上位机监控显示屏、上位机控制开关和上位机信号存储模块组成;上位机无线通讯模块、上位机监控显示屏和上位机控制开关都连接在上位中央处理器上;上位机无线通讯模块上接有上位机信号存储模块;
上位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驾驶室无线通讯模块和所有站台无线通讯模块的信息,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上位机中央处理器,上位机中央处理器控制上位机监控显示屏显示列车和站台信息,同时驾驶室无线通讯模块和所有站台无线通讯模块也接收上位机无线通讯模块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的方式采用4G网络进行通讯。
所述地铁安全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分为列车事故控制方法和站台事故控制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列车事故控制方法的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锋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锋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2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