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SDH传输网的高精度授时装置及其授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2583.1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路轶;郭亮;张大伟;熊志杰;邓志森;王彦沣;李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伟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sdh 传输 高精度 授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力SDH传输网的高精度授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DB3解码模块、IEEE1588模块、多源比对模块、脉冲补偿恢复模块及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所述IEEE1588模块分别与HDB3解码模块及多源比对模块连接,所述脉冲补偿恢复模块分别与多源比对模块及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连接;
HDB3解码模块,接收PTP主时钟信息后进行HDB3码的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封装成以太包发送给IEEE1588模块;
IEEE1588模块,提取所述以太包中的时钟信息和秒沿脉冲,并发送给多源比对模块;
多源比对模块,将所述秒沿脉冲与外部基准时钟源的秒沿脉冲进行比对,计算出通道非对称延时参数并发送给脉冲补偿恢复模块;
脉冲补偿恢复模块,根据已得到的延时参数,进行通道非对称性延时补偿,调整时间,并输出给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
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以接收的调整后的时间或自身计数器的守时时间为基准输出授时时间进行授时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SDH传输网的高精度授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包含高精度稳压10MHz晶振、10倍倍频器、时钟计数器、后备供电电池及时间转码输出模块,所述10倍倍频器与高精度稳压10MHz晶振及时钟计数器连接,所述时钟计数器与时间转码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时间转码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授时设备接口的类型输出时间对应的码元,所述后备电池用于为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工作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SDH传输网的高精度授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转码输出模块以直流B码进行授时时间输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电力SDH传输网的高精度授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与多源比对模块连接,当装置断电时,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通过模块自身的后备电池供电,依赖自身的计时器守时,以计时器的守时时间为基准输出授时时间进行授时输出,当装置断电后再次上电时,多源比对模块同时对比计算来自IEEE1588模块和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的秒沿脉冲,计算出通道非对称延时参数并发送给脉冲补偿恢复模块,脉冲补偿恢复模块根据收到的延时参数相应地调整时钟信息,并将调整后的时钟信息传递给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以接收的调整后的时钟信息为基准输出授时时间进行授时输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力SDH传输网的高精度授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源比对模块由高精度稳压10MHz晶振、10倍倍频器、秒表计数器及比较器组成,所述10倍倍频器分别与10MHz晶振及秒表计数器连接,秒表计数器与比较器连接;
多源比对模块收到外部基准时钟源的秒沿脉冲、IEEE1588模块的秒沿脉冲和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的秒沿脉冲时,分别打上时间戳,依次记为TS1、TS2、TS3,比较器比较时间戳,计算出通道延时和通道倒换延时,将这两个延时参数发送给脉冲补偿恢复模块,TS2-TS1为通道延时,TS3-TS2为通道倒换延时,差值为正数则表示时间滞后,差值为负数则表示时间超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力SDH传输网的高精度授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补偿恢复模块对TS3-TS2的数值进行判断,当10ms>TS3-TS2>800ns时,认定发生通道倒换,进行通道倒换延时补偿,调整时间,并输出给高精度RTC时间基准维持模块。
7.如权利要求1至3、5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力SDH传输网的高精度授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与多源比对模块连接,外部基准时钟源通过脉冲发生器解码产生秒沿脉冲,并发送给多源比对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伟,未经张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25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