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510872619.6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凌宏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宏一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F16H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地址: | 5374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渐恶化、以及能源的日趋紧缺,人们对于机械动力输出装置节能型以及环保型的要求逐渐提高,目前的发电机通常是采用煤炭作为能源,将煤炭燃烧后驱动发电机组,是发电机组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发电,从而将煤炭转换为电能,但是,这种做法对于能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并且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排入大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较大。此外,也有的是采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虽然能够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为可持续的再生能源,但是太阳能设备的使用地域受限,其通常仅能够用于一些高海拔、低纬度等太阳光线较为充足的地域,并且太阳能设备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煤炭发电机组以及其他传动装置燃料消耗大、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两个摆动架和四个驱动单元,该两个摆动架和四个驱动单元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每个驱动单元均包括,
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并枢接在机架上的主轴,主轴的一端设有主动链轮;
摆动架枢接于主轴,摆动架与主轴之间设有棘轮机构,该摆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摆动臂;
两拉绳,拉绳的一端连接摆动臂的末端并随着摆动臂上下活动,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机架上;
悬吊在拉绳底部的悬吊组件,该悬吊组件包括两滚轮、连接两滚轮的轮轴及固定于轮轴中部的圆锥形螺纹轮,拉绳绕设在对应滚轮的外表面,滚轮上设有用于防止拉绳相对滚轮滑动的定位钉;
一对压力组件,每个压力组件包括一转动架、一压力轮及配重块,转动架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以使该转动架可绕该铰接端转动,配重块下压在转动架的另一端,该配重块用于提供一个使转动架向下转动的作用力;压力轮枢接于转动架上,该压力轮与耦合于圆锥形螺纹轮的螺纹槽内;
一对顶力组件,每对顶力组件包括从动链轮和转轮,从动链轮枢接在机架上,且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同步联接,从动链轮的转轴上同步联接有凸轮和第一齿轮;转轮枢接于转动架的另一端,凸轮固设于从动链轮的转轴的端部并位于转轮底部,一对顶力组件的两第一齿轮啮合;
机架上设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限定轮轴在上下方向和轮轴的长度方向活动;
该至少四个驱动单元的主轴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同步联接。
优选地,所述棘爪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与主轴同步联接,棘轮上设有旋向一致的棘齿,棘爪装设于摆动臂上,棘爪的前端部弹性地压抵在棘齿上,棘爪可顺着棘齿的旋向相对棘轮滑动。
优选地,棘爪的中部枢接于摆动臂上,棘爪的后端与摆动臂之间设有一回位簧,该回位簧用于提供一个使棘爪的前端压紧棘齿的弹性力;摆动臂上设有一限位块,该限位块用于与棘爪的后端部相抵靠以限定棘爪的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主动链轮上开设有一对定位孔,主轴上设有可沿其轴向来回移动的离合板,离合板上设有一对定位柱,该定位柱可插置于定位孔内以使主轴与主动链轮同步联动。
优选地,所述主轴与离合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轨及滑槽,导轨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主轴的轴向一致。
优选地,机架上设有用于推动离合板在主轴上来回移动的拉杆。
优选地,摆动架的摆动角度范围为30°-90°。
优选地,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传动比为1:2。
优选地,主轴枢接套装于一轴套内,轴套固定于摆动架,轴套外套设有顺时针转动时空载、逆时针转动时负载的飞轮,飞轮通过一传动机构与主轴的前端传动相连。
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第一链轮和飞轮通过一链条传动相连,第一链轮和第二齿轮经一枢轴同步联接,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和第二链轮经另一枢轴同步联接,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通过另一链条传动相连,第三链轮固定于主轴前端,第一链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的传动比为1:1:1:1:1。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宏一,未经凌宏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2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量吸收型客车用拉环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融冰装置及融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