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体保护焊接装置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5521.6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2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H02M7/40;H02M7/04;H02P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体 保护 焊接 装置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体保护焊接装置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气体保护焊接装置中,使用的控制板电路一般采用插件元件组成,其中插件元件包括三极管、电容及单结晶体管等的移相电路,其次通过触发电路及脉冲触发变压器去驱动可控硅,控制电路响应时间慢,热稳定性差。另外,控制电路中的时序功能电路采用了较多门电路实现,器件多电路相对繁杂,手工制作成本高。
因此,需要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响应迅速、并对热动态具有较高稳定性的使用在气体保护焊接装置内的控制电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体保护焊接装置的控制电路,功能简单实用,送丝控制系统稳定可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保护焊接装置的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控制模块、稳压滤波模块及与一送丝电机连接的送丝控制模块;所述整流控制模块包括:开关TS、第一PCB连接单元CN1、第一整流单元BR1、第一电源控制器J1、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源控制器J2,其中,所述开关TS连接于所述第一PCB连接单元CN1的输入接脚;所述第一整流单元BR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PCB连接单元CN1的第一输出接脚ON1和第二输出接脚ON2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器J1、第二电源控制器J2及第一电容C1并联在所述第一整流单元BR1的正向输出端及反向输出端间;所述稳压滤波模块包括:第二PCB连接单元CN2、第二整流单元BR2、第一调整电阻R1、第二电容C2、第一稳压管ZD1及第一集成电路IC1,其中,所述第二整流单元BR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PCB连接单元CN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调整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BR2的正向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稳压管ZD1及第一集成电路IC1与所述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送丝控制模块包括:RC多谐可调环形振荡器、与所述RC多谐可调环形振荡器连接的驱动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的过流过压保护电路、与所述过流过压保护电路连接的MOS管功率放大电路,及与所述MOS管功率放大电路连接的送丝电机。
优选地,所述整流控制模块还包括:气阀,与所述第一PCB连接单元CN1的输入接脚连接;所述第一PCB连接单元CN1的第三输出接脚QF+和第四输出接脚QF-并联至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器J2的两端,使所述开关TS控制所述气阀。
优选地,所述整流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BR1的反向输出端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BR1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BR1的正向输出端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
优选地,所述稳压滤波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三二极管D3、第二调整电阻R2、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BR2的正向输出端和反向输出端间;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BR2的正向输出端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调整电阻R1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并联在所述第一稳压管ZD1两端。
优选地,所述整流控制模块的第二电源控制器J2包括静触点及动触点;所述静触点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BR2的反向输出端连接,动触点与所述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容C3与第三二极管D3间通过一导线连接至所述送丝电机。
优选地,所述RC多谐可调环形振荡器包括:第三调整电阻R3、第四调整电阻R4、第五调整电阻R5、第七二极管D7、第四二极管D4、第一滑动变阻器RP1、第五电容C5、第二集成电路IC2及第三集成电路IC3,其中,所述第五调整电阻R5和第四调整电阻R4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变阻器RP1的电阻丝的各一端部;所述第三调整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变阻器RP1的滑片和第二集成电路IC2间;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与所述第三集成电路IC3连接,所述第三集成电路IC3引出一输出端;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第五调整电阻R5连接,正极连接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和第三集成电路IC3间;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第四调整电阻R4连接,负极连接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和第三集成电路IC3间;所述第五电容C5并联在所述第一滑动变阻器RP1的滑片和所述第三集成电路IC3的输出端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5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