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结构件孔内表面电液强化装置及其强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8370.X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汤泽军;杜浩;陶克梅;江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结构件 表面 强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零件表面强化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结构件孔内表面电液强化装置及其强化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中需要大量的孔来进行机械结构的连接和紧固,因此孔内壁质量的好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尤其对零件的疲劳性能影响甚大。加工过程对孔内壁的损伤和孔自身材料的缺陷,这些部位大多数容易在零件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疲劳源,疲劳源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进而发展成疲劳裂纹,最终导致灾难性的疲劳破坏。因此孔的疲劳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可以通过孔内壁强化工艺来改善孔内壁的机械性能,进而提高零件疲劳寿命。
目前国内外孔的内表面强化工艺大多采用的是机械喷丸与冷挤压强化。传统机械喷丸的方法是在孔内壁设置一个带有锥角的反射装置,将喷丸喷射到反射装置上,使弹丸与孔内壁发生碰撞,使孔内壁产生残余压应力,从而对孔内壁起到强化作用,但是机械喷丸的方法受到孔径的限制,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时,此方法就不在适用,而且喷丸强化后也存在沿孔径方向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冷挤压强化的原理是用一个与待强化孔径相比具有一定过盈量的芯棒采用强行挤压的方式通过孔径,挤压力通过芯轴作用在孔内壁上,使内孔的周围产生残余压应力。冷挤压强化由于受到芯棒材料的限制对一些高强度零件孔的强化并不适用。而且芯棒在挤压过程中极易发生折断,折断后的芯棒很难取出。同时冷挤压强化工艺也存在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微小孔径限制、与孔壁接触摩擦中易引入新的疲劳源、孔和挤压带孔板件尺寸需要精确配合而导致加工精度要求高等问题。
公开号为CN10371049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波的处理方法,将压电陶瓷柱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压电陶瓷柱置于小孔内部适当位置,利用压电陶瓷柱的旋转和径向振动位移撞击小孔内壁,使孔内壁产生一定量的塑性变形从而引入残余压应力,对孔内壁起到强化作用。由于作为振动部件的压电陶瓷柱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较为严格的极化处理,因此需要较长的强化时间,同时也存在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以及受到孔径限制等问题。
公开号为CN10112611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孔结构的激光冲击处理方法,该专利的特点是先开孔后强化,在进行孔内壁强化之前将芯棒或者衬套放置在孔内,芯棒或者衬套与处理孔表面平齐,完成激光冲击强化后去除保证强化后孔口的质量的芯棒或者衬套。这种强化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激光冲击强化后,芯棒或者衬套可能很难从小孔中取出或者在取出的过程中对小孔造成伤害,造成新的疲劳源的产生。
公开号为CN10358985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强化方法,其在带孔板件端面或孔中放置强化线圈,同时在带孔板料端面放置背景磁场,在对孔进行强化中,强化线圈中通入快速变化的脉冲电流,从而带孔板件上产生感应涡流。在涡流和背景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使孔的周围产生脉冲径向电磁力,使孔径向扩张,进而孔边产生塑性变形,使孔内壁产生残余压应力。此强化方法受到线圈的限制,并不能对孔径较小的孔进行强化,而且强化过程需要多套脉冲电源,大大增加了强化成本,线圈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也是此电磁强化方法存在的一个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孔强化工艺,解决传统孔强化残余压应力分布不均匀、孔和挤压带孔板件尺寸需要精确配合而使加工精度要求高、强化工艺时间过长、芯棒或者衬套取出过程对孔造成的伤害、难以强化小孔、电磁强化需要多套脉冲电源而造成强化成本过高等问题,使孔沿径向产生均匀的压应力具有深远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金属结构件孔内表面电液强化装置及其强化方法,可强化孔的种类多,不受开孔零件结构形状限制,并且强化后残余压应力均匀度明显好于传统的喷丸强化以及孔冷挤压强化方式,使孔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提供的强化装置包括内部开有放电空腔的放电水箱,带孔板料的待强化孔位于放电空腔内;放电水箱外壁安装有穿过外壁的电极紧固件,电极紧固件内固定有绝缘套筒,放电电极穿过绝缘套筒插入带孔板料的待强化孔中,放电电极两端连入高压脉冲电路形成回路。
针对较薄的带孔板料,电水箱两侧壁安装有一对穿过侧壁的电极紧固件,每个电极紧固件内均固定有绝缘套筒,两根放电电极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侧的绝缘套筒插入带孔板料的待强化孔中与待强化孔同轴,另一端通过桥丝连入高压脉冲电路形成回路。
针对较厚的带孔板料,电水箱两侧壁安装有一对穿过侧壁的电极紧固件,每个电极紧固件内均固定有绝缘套筒,两根放电电极分别穿过两侧的绝缘套筒插入带孔板料的待强化孔中,两根放电电极之间通过桥丝相连,串联连入高压脉冲电路形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8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