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轮式钢圈整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9112.3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B21D43/02;B21D53/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钢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圈加工领域,特别涉及滚轮式钢圈整圆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诸如载重卡车、面包车之类的机动车普遍采用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无内胎轮胎外观上与普通轮胎相似,所不同的是无内胎轮胎的外胎内壁上附加了一层厚约2~3mm的专门用来封气的橡胶密封层,它是用硫化的方法粘附上去的,密封层正对着的胎面下面,贴着一层未硫化橡胶的特殊混合物制成的自粘层。当轮胎穿孔时,自粘层能自行将刺穿的孔粘合,因此又被称为有自粘层的无内胎轮胎。无内胎轮胎在穿孔时,压力不会急剧下降,有利于安全行驶,无内胎轮胎不存在内外胎之间的摩损和卡住,它的气密性好,可直接通过轮辋散热、温升低、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重量轻。但由于无内胎轮胎是与汽车钢圈轮辋共同组成储气空间,没有一个完全封闭的内胎作为内部储气空间,因此如果汽车钢圈轮辋有裂缝、破孔等缺陷就会造成车轮泄气,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目前一般采用将厚度为5毫米以上的长条热轧钢板用圈圆设备圈成圆弧,再将两远端对焊成圆环后用滚压工艺成形的生产工艺制造汽车钢圈,而在卷圆环节中,钢板的圆弧度不够,需要对钢板进行整圆,然后现有的整圆装置需要通过手拨动钢圈转动,工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滚轮式钢圈整圆装置,自动对钢圈进行整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础方案:滚轮式钢圈整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面固定设置有机壳,机架上面固定设置有下模,下模的上端面为与钢圈相配合的圆弧形,机壳内设置有与下模相配合的上模,机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带动上模上下运动的冲头,上模和下模突出机架的水平面一部分,机架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机架上面设置有伸缩部,下模的下端面的两侧向外倾斜设置有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端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正常状态下,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三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采用上模的下端面与下模的上端面相配合,均为与钢圈贴合的圆弧形,这样将钢圈放置在下模上端面时,上模上下运动即可对钢圈的局部圆弧进行整圆,使其与标准钢圈的圆弧度相同。然后将钢圈沿着下模突出机架的部分套在下模的端面上,钢圈的局部圆弧与下模的上端面相贴合,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上面的滚轮分别与钢圈的内表面相接触。当冲头带动上模向下运动时,机架上面的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机架向下运动,第二弹簧压缩量急剧增大,第三弹簧从拉伸状态转变为压缩状态。当冲头带动上模向上运动的时候,机架向上运动,第二弹簧恢复原状态,给予钢圈内壁逆时针旋转的力,第三弹簧恢复原状态,给予钢圈转动的力,从而自动推动钢圈转动。
本发明采用上下模配合对钢圈进行整圆,使其与标准钢圈的圆弧度相同,结构简单,且误差比较小,整圆效果好。同时,利用上下模的上下运动,使其转化为压缩弹簧的力,从而通过弹簧来推动钢圈内壁的逆时针转动,结构简单,自动化强,合理利用了自身资源。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一:冲头与气缸相连。由于冲头是带动上模上下运动的,
为此,设置气缸与冲头连接,可以通过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冲头,对冲头提供动力源,且气缸的上下运动规律性比较强,运动速度均匀。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二:上模和下模采用12Cr2Ni4A钢材料制成,这种钢材料可塑性强,变形性低,表面硬度高。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三: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0°~50°,便于推动钢圈内壁,给予其逆时针转动的力。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四: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脚,由于在整圆过程中,上下模采用的是冲击力对钢圈进行整圆,力度比较大,为了防止机架移动,设置固定脚,保证机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中的标记均为:机架1,机壳2,下模3,上模4,冲头5,第一弹簧6,伸缩部7,第二弹簧8,第三弹簧9,滚轮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9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折弯机
- 下一篇:一种卷取机卷筒的内部磨损间隙测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