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打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79139.2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2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庸健;胡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腾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B24B29/00;B24B57/04;A47L11/03;A47L11/16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打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陆地车辆外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打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汽车的美容养护,而打蜡是汽车美容的传统项目。汽车打蜡机主要用于汽车、飞机、家具家私等中高档产品上的洗涤、美容、打蜡等处的表面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目前,市场上的打蜡机械,主要是由电机带动打蜡刷,与物件旋转磨擦,实施打蜡抛光。大部分的打蜡机实行人工手动上蜡料,其缺点在于:人工上蜡操作麻烦,上蜡效率低。
因此,急需一种可自动上蜡的汽车打蜡机,以代替人工上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代替人工上蜡的汽车打蜡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用于汽车的打蜡装置,包括电机、打蜡刷,其中,还包括储料缸、顶杆、弹性件和储料缸,所述储料缸的一端与打蜡刷连通,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储料缸呈漏斗形,所述顶杆滑动设置在储料缸的下部,该顶杆的顶部与漏斗形的咀部内壁相切,该顶杆的底部固定在打蜡刷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储料缸上,另一连接在顶杆上。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当打蜡刷上的蜡料减少时,加大对打蜡刷的压力。此时,汽车对弹性件的反作用力克服弹簧的弹力,使得顶杆移动,促使储料腔和打蜡刷之间导通,蜡料则补充到打蜡刷中,达到自动补充蜡料的效果。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储料缸呈漏斗形,且与顶杆的顶部相切,顶杆向上移动时即可使储料缸导通,向下移动时,即可将储料缸密封,该设计操作简单,密封性好。与传统手动上蜡料的方式相比,只需加大对打蜡刷的压力即可自动补充蜡料,无需停止电机,无需人工手动上料,上蜡的效率高。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打蜡刷为合成海绵。相对于天然海绵,合成海绵的价格更低,但同样具备优良的吸水性和抗摩擦性。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打蜡刷可拆卸的固定在储料缸上。打蜡刷磨损后,可随时拆卸下来,更换上新的打蜡刷。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至方案三中任一项方案的优选,所述弹性件为不锈钢压簧。与诸如橡胶、塑料凳其他的弹性件相比,不锈钢压簧的弹性系数大,不易老化,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汽车的打蜡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电机的输出轴10、打蜡刷20、储料缸30、顶杆40、弹性件50、蜡料60。
如图1所示,用于汽车的打蜡装置,包括电机、打蜡刷20、储料缸30、顶杆40、弹性件50和储料缸30。储料缸30的下端与打蜡刷20连通,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10同轴连接。储料缸30呈漏斗形,顶杆40滑动设置在储料缸30的下部。该顶杆40的顶部焊接有球体,该球体与漏斗形的咀部内壁相切,该顶杆40的底部固定在打蜡刷20上。弹性件50的上端连接在储料缸30上,下端连接在顶杆40的顶部上。
本方案中,打蜡刷20为合成海绵。相对于天然海绵,合成海绵的价格更低,但同样具备优良的吸水性和抗摩擦性。打蜡刷20可拆卸的固定在储料缸30上。打蜡刷20磨损后,可随时拆卸下来,更换上新的打蜡刷20。述弹性件50为不锈钢压簧。与诸如橡胶、塑料凳其他的弹性件50相比,不锈钢压簧的弹性系数大,不易老化,使用寿命更长。
具体工作中,当打蜡刷20上的蜡料60减少时,加大对打蜡刷20的压力。此时,汽车对弹性件50的反作用力克服弹簧的弹力,使得顶杆40移动,促使储料腔和打蜡刷20之间导通,蜡料60则补充到打蜡刷20中,达到自动补充蜡料60的效果。储料缸30呈漏斗形,且与顶杆40的顶部相切,顶杆40向上移动时即可使储料缸30导通,向下移动时,即可将储料缸密封,该设计操作简单,密封性好。与传统手动上蜡料60的方式相比,只需加大对打蜡刷20的压力即可自动补充蜡料60,无需停止电机,无需人工手动上料,上蜡的效率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腾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腾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9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节能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内安全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