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基乳化型极压拉削液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0295.0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方旭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型极压拉削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削液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水基乳化型极压拉削液。
背景技术
拉削加工的特点是能够高精度地加工出具有复杂形状的工件,拉削加工使用的拉刀是一种沿着轴线方向按刀刃的齿升并列着众多刀齿的加工工具,因为拉刀是贵重刀具,所以刀具耐用度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此外,拉削是精加工,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严格。拉削加工时,切削阻力大,不易排屑,冷却条件差,易刮伤工件表面,所以要求切削液的润滑性和排屑性能较好。国内已有专用的拉削油,但是,使用拉削油仍然存在排屑很不理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水基乳化型极压拉削液,其特征在于,采用磺化蓖麻油酸、油酸、有机二元羧酸与单乙醇胺、三乙醇胺合成乳化剂和缓蚀润滑剂的方式,辅以硫化脂肪酸酯和氯化石蜡极压剂、聚亚烷基乙二醇醚硼酸酯极压润滑剂,再配以表面活性剂等制作而成,提供一种主要用于金属拉削加工的乳化型极压拉削液,具有原料易得、价廉、制做及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水基乳化型极压拉削液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环烷基基础油60~65份、磺化蓖麻油酸6~9份、油酸4~6份、硫化脂肪酸酯2~4份、单乙醇胺5~8份、三乙醇胺8~12份、有机二元羧酸2~4份、聚亚烷基乙二醇醚硼酸酯1~2份、氯化石蜡5~8份、聚乙二醇双油酸酯3~5份、苯三唑0.2~0.5份、表面活性剂3~6份、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油0.2~0.5份、异噻唑啉酮0.01~0.03份,水5~8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环烷基基础油优选3#环烷基基础油;
所述的有机二元羧酸优选癸二酸、正十一烷二元羧酸、正十二烷二元羧酸;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十二烷基苯醚磺酸盐和烷基糖苷。
本发明一种水基乳化型极压拉削液的制备方法是:
在带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容器中,加入质量份为5~8份的单乙醇胺和8~12份的三乙醇胺和质量份为5~8份的水,搅拌下,加入质量份为6~9份的蓖麻油酸、质量份为4~6份的油酸和质量份为2~4份的有机二元羧酸,于60~65℃进行搅拌加热3~4小时后,再依次加入质量份为2~4份的硫化脂肪酸酯、质量份为5~8份的氯化石蜡、质量份为1~2份的聚亚烷基乙二醇醚硼酸酯、质量份为3~6份的表面活性剂、质量份为3~5份的聚乙二醇双油酸酯和质量份为60~65份的环烷基基础油,继续搅拌1小时,最后加入质量份为0.2~0.5份的苯三唑、质量份为0.2~0.5份的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油、质量份为0.01~0.03份的异噻唑啉酮,搅拌均匀,出料,即得乳化型极压拉削液,使用时,将乳化型极压拉削液与水按照1﹕3~5稀释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是:采用磺化蓖麻油酸、油酸、有机二元羧酸与单乙醇胺、三乙醇胺合成乳化剂和缓蚀润滑剂的方式,辅以硫化脂肪酸酯和氯化石蜡极压剂、聚亚烷基乙二醇醚硼酸酯极压润滑剂,再配以表面活性剂等制作而成,提供一种主要用于金属拉削加工的乳化型极压拉削液,具有原料易得、价廉、制做及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的特点和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基乳化型极压拉削液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3#环烷基基础油60千克、磺化蓖麻油酸6千克、油酸4千克、硫化脂肪酸酯2千克、单乙醇胺5千克、三乙醇胺8千克、正十二烷二元羧酸4千克、聚亚烷基乙二醇醚硼酸酯2千克、氯化石蜡5千克、聚乙二醇双油酸酯3千克、苯三唑0.4千克、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5份、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2.5千克、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油0.2千克、异噻唑啉酮0.01千克,水5千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方旭,未经刘方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0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脂分提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低粘度节能型发动机减摩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