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式语音翻译系统及翻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0306.5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2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曲洁;蒲强;钟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冠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8 | 分类号: | G06F17/28;G10L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 37250 | 代理人: | 柳彦君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语音 翻译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翻译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交流式语音翻译系统及翻译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交流式翻译系统及翻译方法,该系统可以随身穿戴、佩戴或携带,并且可以实现交流式翻译,其包括语音采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语音翻译模块,扬声器,其中:语音采集模块用来采集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给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用来建立对话者的语音库,识别对话者的声音,识别对话者的语言种类,并将需要翻译的声音信号发送到语音翻译模块;语音翻译模块,接收语音识别模块的声音信号,按照语音识别模块的指令将声音信号由A语种翻译为B语种,并传送到扬声器,可以实现交流式翻译,可以同时充当对话的两个人的翻译,这样双方就不必带翻译人员就可以进行交流;可以随身携带,可以由主人带着到任何地方,并且可以进行多种语言的翻译;还可以具备很多其他电子设备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翻译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交流式语音翻译系统及翻译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种翻译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翻译设备大部分都是只能设定为A语言到B语言,也就是说只能提供单一的翻译模式,例如同声传译(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员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的研讨会和国际会议,通常由两名到三名译员轮换进行。同声传译效率高,能保证演讲或会议的流畅进行。这种是人工的实时的。并且翻译人员也无法随身携带。所以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交流式翻译系统及翻译方法,该系统可以随身穿戴、佩戴或携带,并且可以实现交流式翻译,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流式翻译系统,其包括语音采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语音翻译模块,扬声器,其中:语音采集模块用来采集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输给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用来建立对话者的语音库,识别对话者的声音,识别对话者的语言种类,并将需要翻译的声音信号发送到语音翻译模块;语音翻译模块,接收语音识别模块的声音信号,按照语音识别模块的指令将声音信号由A语种翻译为B语种,并传送到扬声器。
优化地,其设置为手表式,表面设置开关。
优化地,语音采集模块、扬声器设置为单独的采集装置,语音识别模块和语音翻译模块设置为后台处理装置,采集装置和后台处理装置分别设置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信。
一种交流式语音翻译方法,设对话者为甲乙双方,其包括下列步骤:
A、甲方首先说话,语音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传送到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进行识别,将甲方的语音设定为A语言,并建立甲方个人语言特征库,并持续采集甲方的语音信号;
B、甲方停顿,语音识别模块识别到甲方暂时说话停止;
C、乙方说话,语音采集模块将乙方的声音信号传送到声音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通过VPR声纹识别技术判别甲乙是否为一人?若甲乙是一人,则转到步骤(A);若甲乙不是一人,则继续识别乙方的语言,将乙方的语言设定为B语言,并建立乙方个人语言特征库;
D、将甲方的目标语言设置为B语言并进行翻译,然后将声音信号进行合成发送到扬声器;然后进入步骤E,若B语言与A语言相同,则认为乙方不属于对话双方中的一员,不予处理,转到步骤C;
E、语音采集模块继续采集声音信号,乙方停顿,识别到乙方暂时说话停止;
F、将乙方目标语言设置成A语言并进行翻译,然后将声音信号进行合成发送到扬声器。
优化地,声音识别模块采用的是声纹VPR识别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冠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冠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0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