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热熔发泡压敏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1081.5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9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汉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08 | 分类号: | C09J123/08;C09J157/02;C09J123/22;C09J191/00;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发泡 压敏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热熔发泡压敏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业中应用胶粘剂及粘接技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近年来由于对汽车的使用性和商品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生产用的材料日益多样化,粘接及密封已成为不可少的工序,胶粘剂成为汽车生产的必需材料,粘接技术也成为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作为汽车用的胶粘剂其性能除了满足汽车的使用寿命要求外,还必须有适应于此的大批量流水式生产的工艺性,既要有合适的理化性能,又要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包括贮存稳定性和运输安全性,这一方面热熔胶黏剂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应用。主要用于汽车顶棚的粘接(包括顶蓬接缝、顶蓬衬里、顶蓬隔音衬垫粘接、顶篷拱形加固梁与顶蓬的粘接等)、汽车内外装饰物的粘接、汽车车身覆盖件的焊接密封、汽车防水密封减震等。
汽车热熔发泡压敏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
以前人们习惯把汽车内饰件看作车身的附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这几年高速发展,汽车内饰件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成为汽车部件中发展最快的项目;消费者对内饰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汽车内饰件用量迅速增长,因而近几年来汽车内饰件热熔发泡压敏胶的需求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汽车热熔发泡压敏胶及其制造方法,该热熔发泡压敏胶应当具有优良的抗水蒸汽和抗气体渗透性能、与汽车钢板、玻璃、薄膜、丝织面料表面具有优良黏合性能、优异的减震性、高紫外线抵抗性能、适应-40℃~90℃耐高低温性能、良好的耐候性、抗老化性、压敏性、重复黏贴性,还需要胶体快速发泡固化,并进入下一步装配工艺操作;该热熔发泡压敏胶制作方法应当制造简单、成本较低。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汽车热熔发泡压敏胶,包括以下成分及相应重量份:
汽车热熔发泡压敏胶,包括以下成分及相应重量份: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POE优选茂金属催化剂的乙烯和辛烯原位聚合的热塑性
弹性体(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POE)。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TPE优选苯乙烯类TPE热塑性弹性体;硬度≤15。
所述氢化石油树脂优选C9氢化树脂。
所述聚异丁烯优选分子量Mv≤2500的聚异丁烯。
所述发泡剂优选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
所述交联剂优选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所述环烷油优选环烷油4010。
所述抗氧化剂优选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汽车热熔发泡压敏胶的制造方法,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1)先将反应釜加温至170℃-180℃,然后加入热塑性弹性体POE和热塑性弹性体TPE、环烷油、抗氧剂、部分氢化树脂(通常是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氢化树脂)进行混炼搅拌45-60分钟,同时开始抽真空进入负压状态;
2)待POE/TPE完全溶解再加入交联剂,在负压状态下搅拌交联反应45-55分钟;
3)所有材料反应交联完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聚异丁烯、剩余部分氢化树脂、发泡剂进行搅拌40分钟,在负压状态下混炼搅拌均匀后即成。
所述负压为-0.09~-0.01Mpa。
本发明获得的产品为表面略带粘性的胶块体,可通过常规的热熔胶发泡设备挤出发泡,用于:1.车门门板防水膜的四周边沿形成首尾相连的封闭圈;2.可以进行汽车底板与地毯之间粘结减震密闭以抵御水汽的侵蚀和行驶中的噪音;3.可以进行汽车顶棚的线束泡沫块的粘合以及天窗框的装配;4.可以进行边梁内饰的装配填充起粘合固定减噪音作用。
本发明获得的产品,经检验后的技术指标如下:
本发明的产品具有更优良的粘合性能、优良的粘附力,对钢板玻璃表面的黏合性能优良;且耐候性和耐水性得到显著提高,所应用的温度范围得到显著扩大;因而对汽车内饰中的减震噪音明显减小,长时间仍能够耐振动和冲击。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热熔发泡压敏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制作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以及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汉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汉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1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