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高效低噪声涵道式两级电动风扇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1513.2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6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沛清;刘振臣;屈秋林;全建冲;黄嘉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5/02 | 分类号: | B64C15/02;B64D27/24;B64D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噪声 涵道式 两级 电动 风扇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涡轮推进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应用在固定翼有人飞机或无人机的推进装置,属于航空推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型固定翼飞机在航空运动、农林服务、工业生产服务、空中游览、公安巡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全世界已有数十万架此类飞机,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同样,无人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空中侦查、空中预警、空中打击等领域。因此,各航空大国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对于上述固定翼有人飞机或者无人机而言,一般要求其具有较远的航程,即较高的推进效率。较小的噪音以及较低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除此,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目前各个国家也逐渐重视飞机的环保性能。
航空发动机是为飞机飞行提供所需动力的装置。对于传统的飞机推进装置而言,其动力主要来源于传统发动机,即涡轮发动机及活塞式发动机。由于这类发动机需要消耗化石燃料,因此存在推进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同时,还面临推进器产生噪声较大,整体重量较大,制造和维护成本较高,在运行过程中有废气产生等方面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发动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轻质高效低噪声涵道式两级电动风扇推进器,其目的是用电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即涡流发动机和活塞发动机,并采用蜂窝夹层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以解决推进效率低、运行噪声大、质量笨重且制造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轻质高效低噪声涵道式两级电动风扇推进器,所述推进器的外侧为短舱,提供空气流经的通道;在短舱的内部,从气流入口到气流出口方向依次为头罩、头罩支撑片、一级风扇、一级导流片、二级风扇、二级导流片和尾罩;所述头罩为一空腔半球壳结构,在其内部周向均匀设置有头罩轮辐和头罩轴承座,所述头罩轮辐一端固定在头罩内侧壁,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头罩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用于支撑电机轴;该头罩的外表面与头罩支撑片的一端相固连,头罩支撑片另一端固定在短舱上,实现头罩的固定;在头罩的右侧,即下游,为一级风扇,所述一级风扇的内部设置风扇轮辐,所述风扇轮辐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圆环形内壁和风扇轴孔,所述的风扇轴孔用于与电机轴相配合装配;在直流无刷电机的左右各安装一个电机轴,电机轴与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转动;在一级风扇的下游安装一级导流片,该一级导流片的一端固定在短舱上,不能旋转;一级导流片的另一端与电机座相固连,所述一级导流片沿电机座的周向均匀布置,电机座用以支撑直流无刷电机;在一级导流片的下游为二级风扇,其结构与一级风扇相同;二级风扇固定在直流无刷电机的另一侧即下游的电机轴上,在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下对气流进行第二次加压;在二级风扇的下游为二级导流片,该二级导流片一端固定在短舱上,另一端与尾罩相固连;尾罩的上游一侧有尾罩轮辐和尾罩轴承座,其功用是通过尾罩轴承座支撑直流无刷电机下游的电机轴;尾罩的另一侧为尾罩通气孔。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采用两级风扇,使得推进器产生的推力更大,推进器的体积更小;
(2)由于用电动机替代传统发动机,提高了发动机的推进效率,降低了运行中产生的噪声,减小了推进器的重量,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减小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3)由于采用了蜂窝夹层这一降噪手段,进一步降低了推进器的噪声;
(4)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量采用减小了推进器的重量,提高了推进器的推重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推进器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推进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推进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头罩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直流无刷电动机安装示意图;
图7是尾罩示意图A;
图8是尾罩示意图B;
图9是消音衬垫示意图。
图中:
1、短舱; 2、消音衬垫;3、头罩;4、头罩支撑片;
5、一级风扇; 6、一级导流片;7、二级风扇;8、二级导流片;
9、尾罩; 10、直流无刷电机; 11、电机轴; 12、头罩进气孔;
13、头罩轮辐;14、头罩轴承座; 15、风扇轮辐; 16、风扇轴孔;
17、电机座;18、尾罩轮辐; 19、尾罩轴承座; 20、尾罩通气孔;
21、穿孔板;22、上部蜂窝; 23、声学隔膜; 24、下部蜂窝;
25、壁面;26、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1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缩通道
- 下一篇:2型猪圆环病毒和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