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护肤伤口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2102.5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7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源 |
主分类号: | A61K36/282 | 分类号: | A61K36/282;A61P31/02;A61P17/02;A61K3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75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护肤 伤口 消毒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保健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护肤伤口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毒液能大大减少病菌进入人体的机会和数量,是医疗保健领域必不可少的产品。理想的皮肤消毒液应具备无毒、无残留、无腐蚀、无刺激、对人和动物安全及价廉易得、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等特点。市场上常见的皮肤消毒液有乙醇制剂、含碘制剂、氯己定、三氯生、季铵盐类等等,这些消毒成分都是化工产品,在消毒杀菌的同时,对皮肤都有一定的刺激,常见皮肤干燥、皴裂、皮肤抵抗力下降、表皮角质化等等。虽然可以通过添加护肤成分来改善产品使用体验,但是长期使用时,对皮肤细胞仍然有强烈的负面作用。因此又有抗菌消毒功能又能护肤的皮肤消毒液一直是相关企业研究热点。
乙醇是最常用的消毒液成分,乙醇浓度与其作用方式非常相关,乙醇消毒液一般浓度都是75%,浓度过高会在细菌表层形成保护膜,阻止乙醇进入细菌体内杀死细菌,浓度过低时,虽然乙醇能进入细菌体内,但是不能将细菌体内蛋白凝固,因此杀菌效果不理想。虽然75%是最理想的浓度,但这个浓度对皮肤细胞有很多负面作用,比如导致皮肤细胞失去弹性、变得干燥、免疫力降低、角质化等,因此,要用乙醇作为长期使用的皮肤消毒液成分,就需要科学地配伍其他成分。
近些年,壳聚糖的抗菌功能慢慢成为研究热点,普遍认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于医疗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领域。中国专利201410700209.9公布了一种中草药皮肤黏膜消毒液,就是采用壳聚糖季铵盐作为杀菌成分,与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中草药组分一起发挥抗菌功效。壳聚糖又称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于一些绿藻中,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体,通过脱乙酰化,可以获得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将壳聚糖经过降解技术处理,可以获得获得聚合度在2-20之间的寡糖产品,又称壳寡糖,分子量一般低于3000。
壳寡糖能溶于水,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效力,但是市售价格较高,且壳寡糖在乙醇中会发生沉降,这也是化工上回收壳寡糖的一种方式;因此在使用壳寡糖作为消毒液组分时,需科学地考虑消毒液配伍成分,既要保证消毒功效,又要平衡制备成本。
用于伤口的消毒液和用于皮肤的普通消毒液不同,伤口由于已经开放和暴露,需要消毒液具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常用的医用乙醇浓度为75%,虽然杀菌效果显著,但是对伤口有较强刺激,如果伤口是在面部等显眼且皮肤较薄的地方,还会导致皮肤恢复后留瘢痕影响美观,但是浓度较低的医用乙醇却又没有足够强的杀菌效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完全纯天然成分的皮肤消毒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然护肤伤口消毒液,其组分和重量含量如下所示:
其中所述壳寡糖分子量小于3000。
其中所述青蒿提取液为干青蒿叶通过水煎煮法浓缩提取,每毫升青蒿提
取液含生药量为0.5-2g。
其中所述辣木叶提取液为干辣木叶通过蒸馏法提取。
其中所述辣木籽油是辣木种籽通过水酶法制备而得。
优选地,所述壳寡糖添加量为3%。
优选地,所述青蒿提取液添加量为15%。
优选地,所述辣木叶提取液添加量为30%。
优选地,所述辣木籽油添加量为1%。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天然护肤伤口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以上所述青蒿提取液和辣木叶提取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壳聚糖,在溶解釜中溶解,溶解温度为25℃-30℃,溶解完全后,加入75%的医用乙醇,搅拌均匀后加入辣木籽油及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即得。
已经证实的是,随着壳聚糖分子量降低,抗菌活性会提高,因此,选用壳寡糖作为伤口消毒液的成分,能强化消毒液的抗菌功效,为了进一步保证伤口消毒液的抗菌功效,最好还是用点乙醇,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壳寡糖在乙醇中会沉降,本技术方案中,将壳寡糖溶于辣木叶提取液和青蒿提取液中,由于辣木叶提取液和青蒿提取液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小分子有机成分,可以稳定壳寡糖溶解后的分子结构,最后加入30-40%的浓度为75%的医用乙醇时,壳寡糖并未发生沉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源,未经李清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2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