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风扇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2170.1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风扇 显示装置 | ||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外壳、一显示面板、一透光板、一固定柱、至少一导流元件及一风扇。外壳具有正面、背面及侧面。背面具有一第一气流通道。显示面板配置于外壳内。透光板配置于正面。显示面板与透光板之间构成一第二气流通道。固定柱配置于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之间,用以固定显示面板。导流元件配置于第二气流通道内且邻近侧面。风扇配置于背面且用于提供一散热气流。散热气流流经第一气流通道及固定柱后到达导流元件,并被导流元件导引后在第二气流通道内流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可确保显示面板不致过热而可正常显示画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风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日益发达,平面显示器已逐渐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淘汰而成为目前的主流。在平面显示器中,又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技术较为纯熟且普及化。液晶显示器除了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C)或智能手机(smart phone)等可携式电子装置之外,也可应用于提款机等户外设备。
以应用于提款机等户外设备的液晶显示器而言,为了避免其液晶面板因户外阳光照射而导致温度过高,需利用散热风扇提供散热气流至液晶面板的显示面。然而,当液晶显示器的外壳上的组装结构(如用以固定液晶面板的固定柱)位于散热气流的气流通道内时,流经此组装结构的散热气流易产生乱流而无法均匀地对液晶面板进行散热,导致液晶面板的显示面的部分区域过热而无法正常显示画面。因此,如何提供均匀的散热气流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为目前仍待解决的问题。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可均匀地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外壳、一显示面板、一透光板、一固定柱、至少一导流元件及一风扇。外壳具有一正面、一背面及一侧面,正面相对于背面,侧面连接于正面与背面之间,背面具有一第一气流通道。显示面板配置于外壳内。透光板配置于正面且覆盖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透光板之间构成一第二气流通道。固定柱配置于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之间,用以固定显示面板于外壳内。导流元件配置于第二气流通道内且邻近侧面。风扇配置于背面且用于提供一散热气流。散热气流依序流经第一气流通道及固定柱后到达导流元件,并被导流元件导引后在第二气流通道内流动。
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元件配置于显示面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包括一背板及一前框,显示面板配置于背板内,前框覆盖部分显示面板,导流元件配置于前框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元件的材质包括泡棉。
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元件的延伸方向倾斜于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导流元件的数量为多个,固定柱位于两导流元件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气流通道及第二气流通道在侧面处形成一弯折路径,固定柱位于弯折路径且固定显示面板于侧面,散热气流从第一气流通道沿弯折路径流至第二气流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内具有一板体,板体具有一导流斜面,导流斜面从风扇处往侧面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导流斜面、侧面与背面构成第一气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21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