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三氟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3302.2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2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健;张建新;汪仲权;王先荣;余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4/24 | 分类号: | C08F114/24;C08F214/24;C08F2/01;C08F6/22;C09D127/12;C09D5/08;C08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6432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三氟氯乙烯树脂 三氟氯乙烯单体 挥发份 制备 有效降低产品 卧式反应釜 共聚产品 共聚单体 恒压条件 黄度指数 聚合反应 聚合设备 聚合效率 湿热处理 稳定基团 有效分离 长径比 除掉 乳液 残留 凝聚 | ||
1.一种聚三氟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长径比≥1.0的卧式反应釜作为聚合设备;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三氟氯乙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三氟氯乙烯均聚乳液;
或以三氟氯乙烯单体与其它共聚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得三氟氯乙烯共聚乳液;所述共聚单体选自至少以下一种具有一定聚合活性的含氟烯烃单体:氟乙烯、偏氟乙烯、四氟乙烯、三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化的长链烷基乙烯基醚;三氟氯乙烯单体的摩尔分数为90~100%,所述其它 共聚单体的总摩尔分数为0~10%;
步骤1)中采用的半连续聚合方式进行反应,通过连续补加反应单体维持反应体系压力恒定,直到达到反应要求聚合物的质量;聚合反应压力为0.1~3.0MPa;反应单体与水相反应介质的质量比为0.2~0.5∶1;
2)将步骤1)所得三氟氯乙烯均聚乳液或三氟氯乙烯共聚乳液分别经凝聚、洗涤、干燥,得到聚三氟氯乙烯树脂;
步骤2)中:通过半机械半化学方式凝聚乳液;凝聚液的搅拌转速为100~1500rpm;所用凝聚剂为: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钾、碳酸铵、碳酸氢铵、浓硫酸、浓硝酸或浓盐酸;凝聚剂用量为乳液质量的0.1%~10.0%;加入凝聚剂后待乳液澄清后停止搅拌,通过脱水洗涤至洗液电导率低于5.0μS/cm;
步骤2)中:还包括洗涤后通过湿热处理除掉残留不稳定基团;所述湿热处理温度为250~400℃;时间为3~15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卧式反应釜的长径比为1.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卧式反应釜的长径比为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聚合反应压力为0.5~2.0MPa ;和/或,
聚合反应温度为0~160℃;和/或,
聚合反应时间为1.0~5.0h;和/或,
所述反应单体与水相反应介质的质量比为0.25~0.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合反应温度为10~80℃;和/或,聚合反应时间为2.0~4.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全氟化的长链烷基乙烯基醚用以下通式表示:
式中Rf表示一个或多个醚键的全氟脂肪族基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全氟化的长链烷基乙烯基醚为: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乙基乙烯基)醚、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全氟(异丙基乙烯基)醚、全氟甲氧基甲基乙烯基醚、全氟-3-甲氧基-正丙基乙烯基醚或全氟-2-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聚合反应过程中还加入酸碱缓冲剂;和/或,
所述聚合反应过程中还加入还原剂;和/或,
所述聚合反应过程中还加入聚合促进剂;和/或,
所述聚合反应过程中还加入引发剂。
9.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凝聚液的搅拌转速为200~1000rpm;和/或,
凝聚剂用量为乳液质量的0.5%~5.0%。
10.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包括洗涤后通过湿热处理除掉残留不稳定基团;所述湿热处理温度为250~300℃;时间为3~15h。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湿热处理温度为250℃;时间为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33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聚丙烯腈树脂制备新型抗菌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机含硅阻燃协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