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4581.4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幻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23/04 | 分类号: | F02P2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荧光 激发 原理 新能源 汽车 工作 光学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 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日益枯竭,各国汽车企业均着手研发新能源汽车,以期最大程度占领 下一代汽车的市场份额。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仅在“十五”期 间就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为“863”重大科技课题,而且政府也高度关注新能源汽 车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这些举措,有利于我国汽车企业开辟占领国际新市场,使我国 完成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历史蜕变。
汽车正常运行,需要用汽车点火系统点燃发动机中的燃料,传统的汽车点火系统可 分为机械点火系统和电子点火系统两大类,随着新能源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点火系统 也将产生革命性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向着清洁能源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新能源汽车点火系统向清洁能源方向发展的趋势,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 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具有机械结构简单、结构紧 凑、电子系统高度集成、准确性好、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能源清洁的技术优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包括激光器、沿光线传播 方向配置在激光器直射光路上的准直扩束器和偏振分光镜;配置在偏振分光镜反射光路 上的四分之一波片、反射式物镜和镀膜荧光物质;配置在偏振分光镜透射光路上的收集 物镜、针孔和光电点火器;所述的光电点火器中含有中心波长为610nm,带宽为50nm 的窄带滤光片;所述的镀膜荧光物质由横向移动踏板承载。
上述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所述的激光器由横向 移动踏板控制关闭,在横向移动踏板移动到激光器的出射光路能够照射到镀膜荧光物质 表面时,激光器开启。
以上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所述的光电点火器包 括光电转换器和电子点火器。
以上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所述的激光器由蓄电 池或KERS系统提供能量。
有益效果:
第一、在本发明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中,由于需 要具有运动功能的机械部件只有横向移动踏板,且只需一维运动,因此具有机械结构简 单的技术优势;
第二、在本发明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中,由于设 置有具有长工作距特性的反射式物镜,因此具有结构紧凑的技术优势;
第三、在本发明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中,由于出 现电路的部件只有光电点火器,因此能够实现电子系统高度集成;
第四、在本发明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中,由于光 电点火器中含有中心波长为610nm,带宽为50nm的窄带滤光片,因此不仅光电转换波 长稳定,准确性好,而且限定在可见光波段,视觉效果明显,安装维护都方便;
第五、在本发明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中,激光器 发出的光束照射到镀膜荧光物质上后反射到光电点火器中,同时镀膜荧光物质上激发出 的荧光也会进入光电点火器,在确保安全、能源清洁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光电点火器 获得的能量,从而提高点火装置的可靠性;
第六、在本发明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中,由于采 用光学点火,并基于光电转换原理获得电能,不消耗油箱里的油以及电瓶中的电,因此 具有能源清洁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荧光激发原理的新能源汽车长工作距光学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图中:1激光器、2准直扩束器、3偏振分光镜、4四分之一波片、5反射式物镜、 6镀膜荧光物质、7收集物镜、8针孔、9光电点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幻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幻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4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