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局域网内容协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6006.8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劲林;王玲芳;齐卫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713 | 分类号: | H04L12/713;H04L12/761;H04L12/771;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局域网 内容 协同 方法 | ||
一种大型局域网内容协同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层链路层设备的大型局域网的内容提供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含:基于本二层链路层设备发现其余的二层链路层设备,并将发现的其余的二层链路层设备作为本二层链路层设备的缓存节点;基于一个二层链路层设备将数据请求以组播或单播的方式发送到该二层链路层设备发现的缓存节点;当二层链路层设备接收到主机的数据请求帧时,检查本地数据存储,如果有数据,就以数据帧的形式发送给主机;否则检查该二层链路层设备的数据缓存映射表,找到存储有该数据的缓存节点,如果缓存节点与主机在同一个以太网段内,则将主机重定向到该缓存节点,由缓存节点对主机提供数据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大型局域网内的数据服务和共享。
背景技术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底,诞生DARPANET,研究人员开始探索网络信息共享的方法;在八十年代初,在伯克利BSD操作系统的助力下,TCP/IP协议栈成为因特网的事实协议标准,出现了telnet、FTP、电子邮件等应用,这是信息共享的发起时代;九十年代,万维网的出现和迅速传播,掀起了内容共享的热潮;在二十一世纪初,由草根阶层推动的P2P(对等)应用对传统的CDN(内容分发网络)造成严重冲击。如今从计算机到PDA到手机,几乎都可找到各式各样的P2P共享软件。在这些软件中,视频共享是主要应用之一。
无论是早期的内容共享,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内容共享,共享方式有两种基本方式:(1)带中心的内容共享;(2)无中心的内容共享。无论哪种方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逻辑上都知道内容的位置(或不知道位置,通过搜索软件的方式,找到一个内容提供位置);另一个共同点则是在内容的逻辑网络上提供内容的,即在应用层面提供内容。这两个共同点在提供实时性内容方面,将导致服务的时间延长、抖动剧烈等问题。
另一方面,以太网是在局域范围内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二层链路技术。早期是同轴以太网,最多可接纳30几台机器的接入;后来出现了交换式以太网,逐渐缩小冲突域,从而接入机器的台数开始逐渐增多;在接入方面,以太网从有线领域扩展到无线领域。由于以太网的卓越性价比优势,更是扩展到了城域范围。以太网的国际标准有802.3系列标准,以及无线方面的802.11系列标准,在城域范围的则有IEEE 802.1ad和IEEE 802.1ah标准。以太网的覆盖范围涵盖用户端和城域提供网络。
要将内容提供给用户,以一种比较务实的观点,要规避以太网上的内容提供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提供覆盖不同范围的以太网上的内容共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局域网内容协同方法,该方法以二层数据链路层技术替代现有以应用层提供内容服务的技术,从而达到缩短服务处理时间、内容及时交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层链路层设备的大型局域网的内容提供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步骤101)用于基于本二层链路层设备发现其余的二层链路层设备,并将发现的其余的二层链路层设备作为本二层链路层设备的缓存节点的步骤。
步骤102)用于基于一个二层链路层设备将数据请求以组播或单播的方式发送到该二层链路层设备发现的缓存节点的步骤。
步骤103)当二层链路层设备接收到主机的数据请求帧时,检查本地数据存储,如果有数据,就以数据帧的形式发送给主机;否则检查该二层链路层设备的数据缓存映射表,找到存储有该数据的缓存节点,如果缓存节点与主机在同一个以太网段内,则将主机重定向到该缓存节点,由缓存节点对主机提供数据服务,否则由本二层链路层设备作为主机和缓存节点之间的代理转发数据请求,由缓存节点将数据发给本二层链路层设备,之后由二层链路层设备将数据发送给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6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