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及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6112.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5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永;段延敏;郭俊宏;张耀举;阮秀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09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段 波长 可选 安全 激光器 实现 方法 | ||
1.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包括激光器本体和泵浦源,其特征在于:激光器本体的光路从激光输出端开始依次设置有输出腔镜、非线性光学晶体、复合腔镜、激光晶体、二色分光镜、第一声光Q开关和第一全反腔镜,所述激光晶体采用侧面泵浦工作方式的泵浦源泵浦,所述二色分光镜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声光Q开关和第二全反腔镜;通过二色分光镜将激光器本体的光路分为平行光路和折叠光路,平行光路直接通过二色分光镜与原光路平行,折叠光路由二色分光镜将原光路反射折叠,所述二色分光镜是对1.06微米波段增透射,并且对1.34微米波段高反射的镜片或是对1.34微米波段增透射,并且对1.04微米波段高反射的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光Q开关为对1.06微米波段增透的声光Q开关,所述第一全反腔镜为对1.06微米波段高反的腔镜;所述第二声光Q开关为对1.34微米波段增透的声光Q开关,所述第二全反腔镜为对1.34微米波段高反的腔镜;且所述第一声光Q开关和第一全反腔镜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声光Q开关和第二全反腔镜的位置可以一起互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是808纳米的半导体激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腔镜镀有增透膜和高反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腔镜镀有高反膜和反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光学晶体为按非临界相位匹配切割的砷酸钛氧钾、砷酸钛氧铷、磷酸钛氧钾或磷酸钛氧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二色分光镜为对1.06微米波段增透射并且对1.34微米波段高反射的镜片时,平行光路中的声光Q开关为对镀1.06微米波段增透的声光Q开关,全反腔镜为镀1.06微米波段高反的腔镜;折叠光路中的声光Q开关为对镀1.34微米波段增透的声光Q开关,全反腔镜为镀1.34微米波段高反的腔镜;当二色分光镜为对1.34微米波段增透射并且对1.06微米波段高反射的镜片时,平行光路中的声光Q开关为对镀1.34微米波段增透的声光Q开关,全反腔镜为镀1.34微米波段高反的腔镜;折叠光路中的声光Q开关为对镀1.06微米波段增透的声光Q开关,全反腔镜为镀1.06微米波段高反的腔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波段波长可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两个声光Q开关的驱动器,每次工作时,可选择任意一个声光Q开关打开,处于调Q工作状态,同时另一个声光Q开关关断,处于高衍射损耗状态,这样可选择其中一路激光处于运转状态;1.06微米全反腔镜和输出腔镜组成的1.06微米基频谐振腔内,1.34微米全反腔镜和输出腔镜组成的1.34微米基频谐振腔;复合腔镜与输出腔镜组成光参量振荡腔,可满足1.06微米波段和1.34微米波段激光泵浦分别实现向1.5微米波段和2.1微米波段激光的转化:
当1.06微米波段声光Q开关打开时,1.06微米波段的基频激光将在1.06微米波段基频谐振腔内振荡,在通过光参量振荡腔内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实现1.06微米激光向1.5微米激光的转换,并在光参量振荡腔内振荡加强,并由输出腔镜部分输出1.5微米波段激光,此时,1.34微米波段基频腔被1.3微米声光Q开关关断,无法获得2.1微米的激光;
当1.34微米波段声光Q开关打开时,1.34微米波段的基频激光将在1.34微米波段基频谐振腔内振荡,在通过光参量振荡腔内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实现1.34微米激光向2.1微米激光的转换,并在光参量振荡腔内振荡加强,并由输出腔镜部分输出2.1微米波段激光,此时,1.06微米波段基频腔被1.06微米声光Q开关关断,无法获得1.5微米的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61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多工位夹具
- 下一篇:一种焊锡自动浇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