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6141.2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8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孙子林;徐伟;陈娟;王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鼠 胰岛 分离 纯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采用自制的穿刺针由胆总管逆行穿刺并灌注胶原酶Ⅴ消化胰腺,使用一种密度梯度介质离心结合手工挑选的方法分离纯化胰岛。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纯度,AO/PI染色鉴定胰岛活力。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采用此法在大规模的提取胰岛时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Ficoll400配制的时间及价格。同时,纯化所得胰岛产量、纯度、活力及胰岛功能都相对良好,是一种简单快捷,廉价高效的小鼠胰岛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鼠胰岛的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患病率也日益增长。截止到2010年,中国成人DM的患病率已达到11.6%。然而目前针对糖尿病尚缺乏完全治愈的方法,对DM的研究也是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共同面对的挑战。针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基础研究或者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Mellitus,T1DM)的胰岛移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动物胰岛的研究,故而成功的胰岛分离、纯化则成为上述研究的前提。
早在1911年就有学者从豚鼠胰腺中提取出胰岛,随后不断有学者对该法进行改进,依次出现了酶消化法、胆总管灌注法、Ficoll400密度梯度离心法等分离及纯化的方法。然而,局限于各个实验室的操作体系、小鼠的品系、分离及纯化方法的不同,各个实验室胰岛的得率、纯度、活力及胰岛功能也不一致。
获得数量足够和功能良好的胰岛是2型糖尿病基础研究及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获得成功的关键。现已证实,胰岛占整个胰腺体积的1%-2%,一只小鼠平均约有2000个胰岛,规范的胰岛提取步骤可以提取约200个胰岛。
而小鼠胰岛的产量及功能与诸多方面密切相关。首先与小鼠的品系、体重及胰腺体积等因素有关。Bock等人比较了7种品系不同体重小鼠的胰岛含量,发现小鼠的品系对胰岛数量的差异性贡献最大。此外,张梅等人发现高体重的小鼠(正常小鼠)胰岛数量显著高于低体重小鼠。
其次,小鼠胰岛的产量及功能还与分离方法有关。早在1911年,Bensley等人就从豚鼠中采用手工挑选法获得了胰岛并对其染色,然而其获得的胰岛无论从数量还是功能上来讲都不能让人满意。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1965年Moskalewski对其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剪碎加酶消化的方法进行胰岛的分离,然而该法下胶原酶并不能充分到达整个胰腺,所得胰岛的纯度仍旧较差。两年后Lacy and Kostianovsky进一步改进该法,采用胆总管灌注Hanks的方法充盈胰腺,并将充盈的胰腺剪碎后置于胶原酶中搅动消化。这是首次在胰岛的提取中利用了动物本身的解剖路径来充盈胰腺。随后,在此法的基础上Gotoh等人研究出了胆总管灌注胶原酶、Ficoll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提取胰岛。该法获得的胰岛产量、功能较以前几种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该法耗时少,故而该法一直沿用至今。然而,该法仍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胆总管穿刺难度较大,对于手术操作者的要求很高,新手操作十分容易失败。Gotoh等人的方法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该法需要配制4种不同浓度的Ficoll离心液(25%,23%,20.5%,11%),Ficoll的配制步骤繁琐复杂,而且Ficoll的价格相对比较高。该法获得的胰岛主要在1.069-1.096这两层密度介质之间。而且Ficoll的渗透压略高于细胞渗透压,对胰岛内的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有害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6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