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取药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6832.2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2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知原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3 | 分类号: | A61J1/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药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取药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越来越趋向老龄化,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容易出现疾病,许多老年人体弱多病常年依赖药物维持正常生活,据调查研究表明约占75%的老人都在服药,而现在的瓶子都是螺旋纹,而且瓶盖都比较小,由于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手指变得不太灵活,有些僵硬,不能方便地去拧开瓶盖取到药粒,若用力不够,倒药非常困难;若用力过大,倒出太多,药丸还会掉到地上,不卫生,还造成浪费,中国公开号为203042937U的一种药瓶,包括有瓶体和瓶盖,该瓶体内设有若干横向隔膜。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设计由于在瓶体内设有若干横向隔膜,在每层横向隔膜上下分别存放药丸,病人每服用完一层横向隔膜上的药丸后才需撕掉一层横向隔膜,避免了下层横向隔膜内的药丸被空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药丸的质量,从而保护了病人的生命安全,但是这种设计不能方便取药,因此设计一种方便老年人取药的药瓶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取药瓶,本发明的采用了从药瓶下端取药的方法,较传统的打开瓶盖取药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使用时只需打开接药板,稍微倾斜一下瓶体药就会从通孔出倒出,然后用接药板接住药片,最终药片会从接药斗的漏药孔出掉出,十分方便,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取药瓶,包括瓶体与瓶盖,所述瓶体与瓶盖采用螺旋式结构相连接,所述瓶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方形且位于瓶体底端,所述凹槽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凹槽下端通过铰链连接接药板的一端,所述接药板两侧设有护板,所述接药板的另一端上设有接药斗,所述接药斗的底部设有漏药孔。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护板的高度与小于凹槽的深度,所述接药板与凹槽的大小一致。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瓶盖上设有刻痕。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瓶体、瓶盖、接药板、接药斗与护板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采用了从药瓶下端取药的方法,较传统的打开瓶盖取药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使用时只需打开接药板,稍微倾斜一下瓶体药就会从通孔出倒出,然后用接药板接住药片,最终药片会从接药斗的漏药孔出掉出,十分方便,不用再打开瓶盖,有效的防止取药过多且掉在地上的问题,特别适合手指不太灵活,有些僵硬的老年人使用,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接药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瓶体;2-瓶盖;3-凹槽;4-通孔;5-铰链;6-接药板;7-护板;8-接药斗;9-漏药孔;10-刻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可知,一种新型取药瓶,包括瓶体1与瓶盖2,所述瓶体1与瓶盖2采用螺旋式结构项相连接,所述瓶体1上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为长方形且位于瓶体1底端,所述凹槽3上设有圆形通孔4,所述凹槽3下端通过铰链5连接接药板6的一端,所述接药板6两侧设有护板7,所述接药板6的另一端上设有接药斗8,所述接药斗8的底部设有漏药孔9。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护板7的高度与小于凹槽3的深度,所述接药板6与凹槽3的大小一致,保证扣合的严密性。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瓶盖2上设有刻痕10,便于打开,防止手滑。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瓶体1、瓶盖2、接药板6、接药斗8与护板7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知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知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6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胶囊液体充填机
- 下一篇:经络伏刺的方法及毫针并针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