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液式隔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7830.5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5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湖雄;洪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5/10 | 分类号: | B43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董天宝;于宝庆 |
地址: | 2014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液式隔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写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性笔的直液式隔水器。
背景技术
水性类书写产品非常繁多,比如日常使用的记号笔、荧光笔、白板笔等。但这些水性笔,绝大部分都是卷包芯结构,并采用纤维笔头书写。
卷包芯的墨水供给结构,墨水的储存是靠卷包芯内纤维的间隙密度来吸收。这种卷包芯结构的水性笔在书写时有一定的局限,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墨水的供给十分缓慢;
2、卷包芯本身有吸附墨水功能,墨水的残余量大,利用率低,笔的保存和使用寿命均较短;
3、卷包芯储墨量少,而且易蒸发,从而使得此类水性笔的书写长度都比较短,很少有超过100米的;
4、卷包芯储墨量太满,又极易造成漏墨,负压和高温测试常常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改进卷包芯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稳定控墨的直液式隔水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液式隔水器,包括
一外圆壁;
一底圆壁;
多个互相平行的隔水层;以及
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具有至少一条凹槽,
其中,所述多个隔水层设置于所述外圆壁与所述底圆壁之间,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外圆壁与所述底圆壁并穿过所述多个隔水层。
在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圆壁的边缘处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在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圆壁的圆弧处具有多个固定槽。
在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条凹槽穿过所述多个隔水层。
在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柱为空心结构。
在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圆壁的中心具有一开孔,所述连接柱的空心处接合所述开孔。
在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液式隔水器设置于一笔杆内,所述多个隔水层与所述笔杆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液式隔水器,包括:
多个互相平行的圆柱形隔水层,每一所述隔水层具有一中心开孔,所述中心开孔为多边形。
在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开孔呈六角形或八角形。
在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中心开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的直液式隔水器所形成的储墨结构将墨水层层分隔,比卷包芯储墨结构更稳定、性能更优越,装置了此类直液式隔水器的水性笔,不但可以成倍的增加灌墨量,大大提高产品的书写长度,而且各项指标都能高于国标、行标的要求,产品书写始终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组装成笔后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外圆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的底圆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组装成笔后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示意图;
图11、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的隔水层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21:笔套
12、22:笔头
13、23:尖套
14、24:海绵
15、25:隔水器
16、26:引水芯
17、27:墨水
18、28:笔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列举这些实例仅出于示例性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直液式隔水器组装成笔后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水性笔包括笔套11、笔头12、尖套13、海绵14、隔水器15、引水芯16、墨水17以及笔杆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7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