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7868.2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实时 道路交通 信息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斗定位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RFID相融合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方法,属于信息融合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用于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可精确定位道路车辆的位置,但通信能力不能快速实时同步进行。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序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卫星信号受阻挡以及多径效应等原因,车载定位性能并不是尽如人意,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与射频识别通信技术项融合,解决目前交通信息管理车辆定位信息精确度不高与通信又不能同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的提出北斗定位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通信融合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方法,以提高道路车辆的定位及通信信息的精度和准确度,从而交通指挥管理和面对公众的交通信息咨询发布变得更加有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北斗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方法,融合终端由北斗2代定位模块、GPRS无线通信模块、加密模块、太阳能板、电源转化模块、太阳能电池、核心处理器,RFID标签芯片,其特征在于:RFID电子标签与北斗车载终端融合使用,采取实时/分时等多种传输机制,完成北斗位置服务数据的汇集、分发和记录,同时综合多维度应用数据,根据RFID标签的精确定位特性,用车载北斗终端接收机与RFID共同实现了虚拟差分阵,当北斗车载终端识别到车辆进出某目标区域时,将相应信息写入到电子标签中。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两个方面:
(1)北斗终端机设计、终端机与行车电脑通信等都将成为行业标准和专利标准。
(2)既解决了通信问题又解决了定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的融合终端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的融合终端由北斗2代定位模块、GPRS无线通信模块、加密模块、太阳能板、电源转化模块、太阳能电池、核心处理器,RFID标签芯片等组成。终端主要实现北斗位置信息经过加密以后,通过无线链路传递到监控后台,实现车辆位置信息的获取。同时监控后台能够实时/定时推送服务信息(如路况、天气信息等),实现对车辆驾驶人员的提示。
RFID电子标签与北斗车载终端融合使用,采取实时/分时等多种传输机制,完成北斗位置服务数据的汇集、分发和记录,同时综合多维度应用数据,根据RFID标签的精确定位特性,用车载北斗终端接收机与RFID共同实现了虚拟差分阵,在提高北斗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实现对政策决策的有力支撑,当北斗车载终端识别到车辆进出某目标区域时,可将相应信息写入到电子标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7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路面再生处理装备
- 下一篇:一种螺栓连接式钢砼组合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