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机外购件强度校核工具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88582.6 申请日: 2015-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5550403B 公开(公告)日: 2018-10-12
发明(设计)人: 张敏敏;邹荔兵;任永;段博志;卢军;李政;刘凡鹰 申请(专利权)人: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G06F17/50 分类号: G06F17/5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梁莹
地址: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风机 外购 强度 校核 工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风机外购件强度校核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为基于Matlab、Python、Web开发的风机外购件强度校核软件,主要用于风力发电机初期选型与认证阶段,该工具区分有五大模块,分别为制动器制动力校核模块、轴承螺栓校核模块、偏航变桨轴承滚道校核模块、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校核模块、双列球面滚子轴承校核模块;其中:

所述制动器制动力校核模块,通过输入所需的基本参数,计算不同油压下制动器制动力,校核锁紧时最大油压下制动器制扭矩,同时通过校核制动器联接螺栓以校核制动器强度,并自动生成制动器制动力强度计算报告;

所述轴承螺栓校核模块,通过输入所需的基本参数,校核风力发电机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高强螺栓的动态疲劳性能,并自动生成轴承螺栓罗特艾德方法计算报告;

所述偏航变桨轴承滚道校核模块,通过输入所需的基本参数,校核风力发电机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的静强度与寿命,进而为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变桨轴承的初步设计和选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自动生成偏航变桨轴承滚道静强度计算报告;

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校核模块,通过输入所需的基本参数,校核作为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静强度与寿命,进而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初步设计和选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自动生成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校核报告;

所述双列球面滚子轴承校核模块,通过输入所需的基本参数,校核作为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校核的双列球面滚子轴承的静强度与寿命,进而为双列球面滚子轴承的初步设计和选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自动生成双列球面滚子轴承校核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外购件强度校核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制动力校核模块的情况如下:

1)制动器制动力校核以油压为动力,活塞为受力面,计算所有制动器可提供的最大制动扭矩是否满足设计值,由以下公式推导计算:

式中,TBmax为锁紧油压下的最大制动扭矩,NE为制动器个数,DE为制动器有效直径,UC为制动器材料粘性摩擦系数,FC为单个制动器的制动力,P为锁紧油压,NP为活塞数量,DP为活塞直径;

2)制动器强度通过校核联接螺栓的尺寸、螺栓最大许用应力、动态疲劳应力及螺栓头部对高强垫片的承压力来实现,如下:

2.1)螺栓尺寸校核

选定螺栓规格等级应满足下式:

SFM=FSP/FMmax≥1 (1.3)

FMmax=αA*[FKerf+(1-φ)*FA+FZ] (1.4)

式中,SFM为螺栓规格安全系数,FMmax为螺栓最大初始预紧力,FSP为螺栓许用夹紧力,αA为拧紧系数,FKerf为工作载荷下单个螺栓的夹紧力,φ为载荷系数,FA为螺栓最大工作载荷,FZ为由于嵌入量引起的预紧力的损失量;

2.2)螺栓最大许用应力校核

螺栓强度应满足下式:

φ*FA<0.1*σ0.2*AT (1.5)

式中,σ0.2为螺栓材料许用应力,AT为螺栓心部受力面积,FA为螺栓轴向工作载荷,φ为载荷系数;

2.3)螺栓动态疲劳应力校核

螺栓动态疲劳应力σa应满足下式:

式中,σA为螺栓许用动态疲劳应力,AT为螺栓心部受力面积;

2.4)螺栓头部对高强垫片的承压力校核

螺栓头部的承压力应满足下式:

FSP/AS≤0.9FG (1.7)

式中,FSP为螺栓的许用夹紧力,FG为螺栓材料许用承压面压力,AS为螺栓头部受力面积;

3)输入制动器基本参数、螺栓基本参数、垫片基本参数,如下:

制动器基本参数:制动器个数NE、活塞数量NP、制动器有效直径DE、缸体厚度HG、锁紧油压PBmax、制动器材料粘性摩擦系数Uc及材料弹性模量Ep;

螺栓基本参数:螺栓规格等级相关参数,包括螺栓公称直径d、螺纹小径d3、螺栓螺杆长度L、螺纹长度b、螺栓头部直径dw、螺栓许用应力σ、螺栓许用夹紧力FSP

垫片基本参数:垫片规格等级相关参数,包括垫片公称直径dK、内径Dk、外径D0、厚度HK及材料弹性模量ES、许用承压面压力PG2

4)其他输入参数

这部分参数由制动器材料、螺栓材料及相关的安装方式、螺栓分布决定,目的是校核连接制动器偏心夹紧螺栓,计算制动器螺栓偏心夹紧时螺栓头下部作用力的载荷系数φk,此值与载荷系数φ有η倍的关系,η为载荷因素,与连接螺栓的受力方式有关;此部分计算方法源于德国标准VDI_Richtlinie_2230,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式中,σS为螺栓回弹能,为偏心夹紧时被夹紧件的回弹能,为偏心作用载荷的回弹能;

螺栓回弹能σS计算是将螺栓分割成多个单个圆柱体和螺栓外的变形区域,将各个区域回弹能逐次叠加得到,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σS=σSK12+...+σGewGM (1.9)

式中,σSK,σ1,σ2,…,σGew,σGM分别是螺栓头部回弹能、非螺纹部分回弹能、螺栓细杆回弹能、…、非衔接的夹紧部分回弹能、啮合螺纹部分回弹能;

各个部分回弹能计算如下:

σi=li/(ES*Ai) (1.20)

式中,li为各个部分长度,Ai为交叉区域面积,ES为材料弹性模量;

偏心夹紧时被夹紧件的回弹能由两部分组成:同心夹紧时被夹紧件的回弹能σP和偏心作用部分的叠加回弹能,公式推导如下:

式中,w为连接系数,根据连接类型,计算中取为1;dh为螺栓孔直径,计算中取为螺栓公称直径d加上3mm的数值;dW为螺栓头部直径;DA为外部直径,取1.4倍的dW;lk为夹持长度;为螺栓连接的圆锥体角度,计算见公式(1.23),Ssym为偏心距离,计算见公式(1.24),IBers为变形体等效旋转力矩,计算见公式(1.25),EP为对应材料的弹性模量;

lH=lk-2lV/w (1.28)

式(1.23)~(1.29)中,lH、lV分别为轴套长度、变形椎体长度,分别为轴套轴套等效旋转力矩、偏心变形椎体旋转力矩,CT、BT分别为分界面宽度,e为开口风险端界面边缘到螺栓轴线的距离,其他参数意义同式(1.21)~(1.22);

偏心作用载荷的回弹能公式推导如下:

式中,a为从轴线载荷等效作用线到想象的横向对称变形固件间的距离,其他参数意义等同于上式(1.23)~(1.29);

所述轴承螺栓校核模块的情况如下:

1)螺栓动态疲劳应力σa应满足下式:

σa≤σA (2.1)

式中,σA为螺栓许用动态疲劳应力;

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螺栓动态疲劳应力σa=0.7φk*|FA|/A3 (2.2)

式中,φk为螺栓头下部作用力的载荷系数,A3为受力面积;FA为螺栓最大工作载荷,由螺栓轴向工作载荷、径向工作载荷及弯矩根据经验系数转化得到;

螺栓头下部作用力的载荷系数φk

φk=δP/(δPS) (2.3)

式(2.3)中,δS、δP分别为连接螺栓的回弹能、被夹紧件的回弹能;

dW=1.5d (2.7)

dh=1.155d (2.8)

DA=1.6dW (2.9)

AN=πd2/4 (2.10)

A3=π[0.5(d2+d3)]2/4 (2.11)

式(2.4)~(2.11)中,dW、dh、DA、d、d2、d3分别为螺栓头部直径、螺栓孔直径、外部直径、螺栓公称直径、螺栓螺纹节圆直径、螺栓螺纹小径,X为中间变量,lk为夹持长度,AN、A3分别为螺栓两个弹性圆柱体的受力面积,E、Ep为对应材料的弹性模量;

螺栓许用动态疲劳应力σA

σA=[0.85*(150/d+45)]*(2-FV/(σ0.2*A3)) (2.13)

FV=Fm/[0.9(αA-1)+1] (2.14)

式中,d为螺栓公称直径,Fm为螺栓许用夹紧力,σ0.2为螺栓材料许用应力,αA为拧紧系数,A3为受力面积,Fv为中间变量;

螺栓最大工作载荷FA

式中,fKa为螺栓轴向载荷系数,fKr为螺栓径向载荷系数,fKK为螺栓载荷分布系数,n为螺栓数量,DL为螺栓中心径,M为螺栓所受弯矩,Fa为螺栓轴向力,Fr为螺栓径向力;

2)输入载荷值、螺栓基本参数,如下:

载荷值:需要输入螺栓的轴向力Fa、径向力Fr和弯矩M,在GL坐标系下的变桨轴承,载荷值取S-N曲线斜率参数m=4对应的力和弯矩,具体计算如下:

Fa=Fz (2.16)

式中,Fx,Fy,Fz,Mx,My分别为应用载荷计算专用软件GH Bladed计算得到的力和弯矩值;

螺栓基本参数:螺栓规格等级相关参数,包括螺栓公称直径d、螺纹节圆直径d2、螺纹小径d3、许用夹紧力Fm、螺栓材料许用应力σ0.2、弹性模量E、螺栓中心径DL、加持长度lk、螺栓数量n、拧紧系数αA、结合面摩擦系数mu、螺栓轴向载荷系数fKa、螺栓径向载荷系数fKr、螺栓载荷分布系数fKK

此模块计算方法为罗特艾德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经验算法,计算系数为经验系数,用于计算大型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螺栓的动态疲劳性能;

所述偏航变桨轴承滚道校核模块的情况如下:

根据ISO76/ISO281/16281标准,采用Newton-Raphson数值算法求解滚动体上的载荷分布,校核偏航、变桨轴承的静强度与寿命;

1)校核要求如下:

静强度安全系数SF≥1.1

偏航、变桨轴承的寿命L10m×2≥175000h

2)公式推导如下:

根据Hertz点接触理论,接触对i在位置角ψ处,法向接触载荷Q和接触变形δ的关系为:

式中,Kn为滚动体与内外圈总的负荷变形常数;

在位置角ψj处,内圈受到轴向力Fa、径向力Fr、倾覆弯矩M以及钢球对内滚道的接触载荷的作用;

内圈在外部载荷和所有滚动体载荷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内圈的力学平衡方程为:

式中,α、α、α、α分别为受载后四个接触对对应的接触角,Q、Q、Q、Q分别为四个接触对对应的接触力,dm为轴承节圆直径,dc为两排滚道中心圆间距,当给定外载荷时,非线性方程组运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

2.1)静强度安全系校核

内滚道最大接触应力σmax1

内滚道的安全系数SF1

外滚道最大接触应力σmax2

外滚道的安全系数SF2

式(3.5)~(3.8)中,∑ρi为内滚道接触曲率和,∑ρo为外滚道接触曲率和,fs为滚道硬度降低系数,σs为许用接触应力;

2.2)轴承的寿命校核

内滚道的额定滚动体负荷Qci(N)

外滚道的额定滚动体负荷Qce(N)

内圈主推力滚道的当量滚动体负荷Qei1(N)

外圈主推力滚道的当量滚动体负荷Qee(N)

内圈反推力滚道的当量滚动体负荷Qei2(N)

外圈反推力滚道的当量滚动体负荷Qee2(N)

内圈主推力滚道的额定寿命L10ei1

外圈主推力滚道的额定寿命L10ee1

内圈反推力滚道的额定寿命L10ei2

外圈反推力滚道的额定寿命L10ee2

单排轴承的额定寿命L10(转)

L10=[L10ei1(-10/9)+L10ee1(-10/9)+L10ei2(-10/9)+L10ee2(-10/9)]-0.9×106 (3.19)

轴承的修正寿命L10m(转)

L10m=a2L10(3.20)

双排四点球转盘轴承的额定寿命

L10m×2=L10m(9/10)(3.22)

式(3.9)~(3.22)中,λ为接触状态、引导方式引起的修正系数,η为额定静负载降低系数,fi内滚道沟曲率半径与滚动体直径比值,fo内滚道沟曲率半径与滚动体直径比值,γ为滚动体直径Dw和触角余弦乘积与轴承节圆直径dm之比,Z为滚子数目,Qj1主推力滚道第j个滚子的接触载荷,Qj2反推力滚道第j个滚子接触载荷,fs为滚道硬度降低系数,a2为滚道硬度引起的寿命降低系数,σs为许用接触应力;

3)输入载荷值、轴承基本参数,如下:

载荷值:输入Excel格式的极限疲劳载荷,由载荷专用计算软件GH Bladed计算提取,校核工具内部程序转换成校核计算所需形式;

轴承基本参数:轴承钢球直径D、钢球中心径Dm、滚子数目Z、初始接触角α0、内外圈沟曲系数fi/fo、双排滚道间的轴向间距dc、滚道硬度HRC、轴承径向游隙Gr、许用接触应力σs

此模块计算方法适用于偏航变桨滚道校核计算,轴承类型为四点接触双排角接触球轴承;

所述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校核模块的情况如下:

根据ISO76/ISO281/16281标准,采用Newton-Raphson数值算法求解滚动体上的载荷分布,校核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静强度与寿命;

1)校核要求如下

静强度安全系数S0≥2

主轴轴承的修正基本额定寿命L10m≥130000h

修正参考基本额定寿命L10mr≥175000h

2)公式推导如下

2.1)静强度安全系数S0校核

式中,C0r轴承基本额定径向动载荷,p0r为轴承当量静载荷;

式中,Lwe为滚子的有效长度,C0r为轴承基本额定径向动载荷;Dwe为滚子直径,Dpw为轴承节圆直径,应用在寿命计算中;α为接触角,i为滚动体列数,Z为每一列滚子的滚子数;

p0r=X0Fr+Y0Fa (4.3)

p0r=Fr (4.4)

式中,X0、Y0为计算系数,由轴承类型和初始接触角决定,式(4.4)适用于接触角为0度,轴承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情况;

2.2)疲劳寿命校核

基本的额定寿命L10

ε=10/3

式中,Cr为基本额定动载荷,Pr为当量动载荷,n为轴承旋转速度,ε为疲劳指数;

综合基本额定寿命L10Weighted

式中qi为i条件下的占总时长的百分比,L10i为i条件下的额定寿命,其中i为载荷计算得到的不同工况;

修正基本的额定寿命Lnm

式中,a1为可靠度修正系数,aISO为寿命修正系数;

修正参考基本的额定寿命:

式中,Lnmr为修正参考基本的额定寿命,ec为污染因子,Cur为疲劳载荷寿命,Pks为当量载荷,ns为切片数量,n为转速,κ为粘度比,qkci、qkce分别为内外圈之间轴承薄板基本额定动载荷,qkei、qkee分别为内外圈之间轴承薄板当量负荷;

3)输入载荷值、轴承基本参数、传动链基本参数,如下:

载荷值:输入Excel格式的极限疲劳载荷,由载荷专用计算软件GH Bladed计算提取,校核工具内部程序转换成校核计算所需形式;

轴承基本参数:滚子直径Dw、轴承中心径Dm、滚子数目Z、滚子初始接触角α0、滚子有效长度lw、双排滚道间的轴向间距dc、轴承径向游隙Gr、许用接触应力σs

传动链基本参数:轴承中心支轮毂中心距离H_B、前后轴承距离B1_B2、齿轮箱重心至轮毂中心距离H_G、主轴中心至轮毂中心距离H_M、主轴倾角θ、齿轮箱重量Ggear、主轴重量Gmin、风轮额定转速nr;前后轴承基本额定动静载荷C0_1,C0_2,C_1,C_2;

此模块计算中,轴承为虽为单点支撑轴承,但在计算时将其等效为两点支撑型轴承;

所述双列球面滚子轴承校核模块的情况如下:

根据ISO76/ISO281/16281标准,采用Newton-Raphson数值算法求解滚动体上的载荷分布,校核双列球面滚子轴承的静强度与寿命;

1)校核要求如下

静强度安全系数S0≥2

主轴轴承的寿命修正基本额定寿命L10m≥130000h

修正参考基本额定寿命L10mr≥175000h

2)公式推导如下:

双列球面滚子的公式推导与双列圆锥滚子一致,请参照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公式(4.1)~(4.8)推导;

3)输入载荷值、前后轴承基本参数、传动链基本参数,如下:

载荷值:输入Excel格式的极限疲劳载荷,由载荷专用计算软件GH Bladed计算提取,校核工具内部程序转换成校核计算所需形式;

前后轴承基本参数:滚子直径Dw、轴承中心径Dm、轴承内外圈曲率半径ri/ro、滚子曲率半径R、接触角α、滚子数目Z、轴承径向游隙Gr、滚子有效长度lw;

传动链基本参数:轴承中心支轮毂中心距离H_B、前后轴承距离B1_B2、齿轮箱重心至轮毂中心距离H_G、主轴中心至轮毂中心距离H_M、主轴倾角θ、齿轮箱重量Ggear、主轴重量Gmin、风轮额定转速nr;前后轴承基本额定动静载荷C0_1,C0_2,C_1,C_2;

此模块为两点支撑轴承,前后轴承参数均需输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未经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85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