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8729.1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李钊;曾利辉;曾永康;张之翔;王鹏宝;朱柏烨;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487 | 分类号: | C07C51/487;C07C53/16;B01J23/44;B01J23/58;B01J23/63;B01J23/89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加氢 生产 纯一 乙酸 方法 | ||
1.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分级装填的方式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装填催化剂床层,所 述催化剂床层由交叠设置的钯炭催化剂层(1)和惰性材料层(2)组成, 所述催化剂床层中每层钯炭催化剂层(1)的高度均为所述固定床反应器 内径的0.3~1.5倍,所述催化剂床层中每层所述惰性材料层(2)的高度均 为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内径的0.1~0.5倍,所述催化剂床层的最上层和最下 层均为惰性材料层(2),所述钯炭催化剂层(1)的层数不小于3层;
步骤二、将氢气和反应混合液在气液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后通入换热器 中预热至70℃~150℃,得到反应原料;所述反应混合液由二氯乙酸、一氯 乙酸、乙酸和水组成,其中二氯乙酸的质量含量为2%~50%,一氯乙酸的 质量含量为40%~90%,乙酸的质量含量为5%~20%,水的质量含量为 1%~5%;所述氢气与所述二氯乙酸的摩尔比为(1.5~20):1;
步骤三、采用通入氮气的方法排出步骤一中装填有催化剂床层的固定 床反应器内的空气,然后采用通入氢气的方法排出固定床反应器内的氮 气,再将步骤二中所述反应原料通入排出氮气后的固定床反应器内,在反 应温度为130℃~180℃,反应压力为0.1MPa~0.5MPa,质量空速为2h -1~20h-1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加氢脱氯反应,得到中间产物;
步骤四、对步骤三中所述中间产物进行蒸馏分离,得到质量纯度不低 于99.5%的一氯乙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钯炭催化剂层(1)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 成分组成:活性组分0.5%~1.25%,金属助剂0.05%~2.0%,余量为载体, 所述活性组分为Pd,所述金属助剂为Ba、Ce、La、Fe、Mg和Al中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载体为活性炭。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为柱状活性炭,所述柱状活性炭的横截面直 径为1mm~3mm,高度为2mm~5mm,比表面积为900m2/g~1130m2/g。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与所述金属助剂的质量比为(1.5~10):1。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催化剂床层中钯炭催化剂层(1)相邻两侧 的惰性材料层(2)由不同的惰性材料制成,所述惰性材料为惰性瓷球、 氧化铝颗粒或聚四氟乙烯颗粒;所述惰性瓷球的直径为3mm~13mm,所 述氧化铝颗粒为球状颗粒或柱状颗粒,所述聚四氟乙烯颗粒为球状颗粒或 柱状颗粒,所述球状颗粒的直径为3mm~13mm,所述柱状颗粒的横截面 直径为1mm~3mm,高度为2mm~5mm。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二氯乙酸的质量含量为10%~30%,一氯 乙酸的质量含量为48%~66%,乙酸的质量含量为13%~20%,水的质量含 量为2%~4%;所述氢气与所述二氯乙酸的摩尔比为(3~10):1。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乙酸的质量含量为15.5%,一氯乙酸的质量含 量为65%,乙酸的质量含量为17.5%,水的质量含量为2%;所述氢气与 所述二氯乙酸的摩尔比为5:1。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反应温度为155℃~165℃,反应压力为 0.3MPa~0.5MPa,质量空速为4h-1~10h-1。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催化加氢脱氯生产高纯一氯乙酸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60℃,反应压力为0.4MPa,质量空速 为8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87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