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手动释放的电动推杆锁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88740.8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1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飞;李琦;王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E05B53/00;E05B6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释放 电动 推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手动释放的电动推杆锁,属于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门禁类非电磁类沉头锁分两种:一种是断电时锁头不缩回式,一种是断电后锁头自动缩回式。但往往使用在高度机密和安防要求级别较高的门禁场所,一般是不允许使用后者类型的非电磁沉头锁的。
现有的电动推杆锁,例如做为车档锁、或门禁的非电磁类沉头锁时,锁头是可以通过电动推杆方式来控制锁头伸出和缩回,但是在断电、甚至全部任何电源没有的情况下,电动推杆无法动作,故电动推杆锁的锁头是不会自动缩回的,这样往往会导致这种情况下不能释放被锁的物体使其恢复自由,如门禁的沉头锁会将门体卡死、或车档锁头会将被挡物体的运动滚轮挡死等,如此势必为被锁物体在失电情况下的紧急应用造成障碍、甚至引起安全隐患,比如门体打不开,影响行人的紧急的逃生;大型运动天窗锁住不能打开,影响消防自然排烟及人爬窗户逃生等。
在针对大型滑动天窗体时,天窗关闭时一般通过电动推杆锁头的伸出将天窗滚轮挡住,进而将关闭的窗体锁紧,并不能通过手动释放沉头锁头。
另外,以往这类电动锁机构,基本上是用于锁住较轻荷载的物体,可以承受超过10吨横向剪力的电动锁机构,目前市场上和相关文献中没有出现和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电动锁失效条件下手动释放锁头,并且可以锁住超重的荷载。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手动释放的电动推杆锁,包括:
锁头管、驱动机构、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锁头管内的锁头本体;
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第一端,所述伸缩机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锁头本体;所述伸缩机构外还设置有弹性支撑件;
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伸缩机构产生伸缩动作;所述伸缩机构驱动所述锁头本体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支撑作用下所述锁头管内产生伸缩动作,以使所述锁头产生上锁或开锁的动作;
所述锁头本体上还设置有一牵拉部件,所述锁头管内还设置有供所述伸缩机构第一端活动的空间;所述牵拉部件在所述驱动机构失效时,牵拉所述牵拉部件,使所述锁头本体挤压所述弹性支撑件使所述锁头本体回位,所述锁头产生开锁的动作。
可选地,所述牵拉部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锁头本体向开锁方向运动一端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上固定有牵拉绳。
可选地,所述锁头本体为圆柱体;
所述固定件是两个,分别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锁头本体运动方向的截面的经线上。
可选地,所述锁头本体在所述锁头本体运动方向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伸缩机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锁头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空间是所述锁头本体上设置的与所述通孔同轴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外径;
还包括盖盒所述凹槽的开口的端盖;
所述端盖盖盒所述凹槽,使所述伸缩机构的第二端在所述凹槽内运动。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锁头本体高度的1/5。
可选地,所述锁头本体的高度为所述伸缩机构伸缩长度的2-2.5倍。
可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杆和推杆机构;
所述推杆机构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推杆机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锁头本体;
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推杆机构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锁头管和上述驱动机构均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所述固定装置还设置有滑轮组,所述牵拉部件穿过所述滑轮组向所述锁头本体向开锁方向延伸。
本发明提供的可手动释放的电动推杆锁,可以在无电源条件下,手动拉动牵拉绳控制锁头的缩回,特别适用于在档/锁住物体需要紧急释放的场合,如逃生门体、紧急卸载、紧急下滑窗体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可手动释放的电动推杆锁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推杆锁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推杆锁的锁头本体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锁头本体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锁头本体仰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动推杆锁的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电动推杆锁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8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柜门螺扣结构
- 下一篇:活套地锚装置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