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体征数据的用户账号与近场通信卡的绑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9017.1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高飞;许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F2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蒋雅洁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体征 数据 用户 账号 近场 通信 绑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体征数据的用户账号与近场通信卡的绑定方法,包括:接收由网关设备发送的当前用户的NFC卡号和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若NFC卡号没有绑定用户账号,则将当前用户的NFC卡号与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进行临时绑定;接收由用户终端发送的当前用户的用户账号和当前用户的体征数据;根据用户终端发送来的当前用户的用户账号和当前用户的体征数据与临时绑定后的当前用户的NFC卡号和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进行匹配;在当前用户的体征数据与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匹配时,将当前用户的用户账号与当前用户的NFC卡号进行绑定。本发明实施例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体征数据的用户账号与近场通信卡的绑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与近场通信卡绑定业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体征数据的用户账号与近场通信卡的绑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Online ToOffline,O2O)应用出现在生活中,在O2O应用中,经常会需要线上用户账号与线下用户的个人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卡建立绑定关系,已支持线下数据通过NFC卡的身份识别功能上传到用户账号中。
现有技术中,绑定用户NFC卡和用户账号的常用方法主要依靠人工,人工统计用户的NFC卡号,在后台数据库中增加字段,人工绑定用户NFC卡号和用户账户,在用户使用之前,就预存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用户NFC卡号的绑定关系;通过人工统计NFC卡号的方式难免有遗漏和疏忽,造成信息不全、不准确,而且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基于体征数据的用户账号与近场通信卡的绑定方法及装置,无需专门的后台人工操作来实现用户账户和NFC卡号的绑定,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工资源,另外,还可以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和延迟,提高准确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体征数据的用户账号与近场通信卡的绑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网关设备发送的当前用户的近场通信NFC卡号和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
若所述NFC卡号没有绑定用户账号,则将所述当前用户的NFC卡号与所述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进行临时绑定;
接收由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当前用户的用户账号和所述当前用户的体征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来的所述当前用户的用户账号和所述当前用户的体征数据与所述临时绑定后的所述当前用户的NFC卡号和所述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进行匹配;
在所述当前用户的体征数据与所述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匹配时,将所述当前用户的用户账号与所述当前用户的NFC卡号进行绑定。
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接收由网关设备发送的当前用户的近场通信NFC卡号和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NFC卡号是否绑定用户账号;
若所述NFC卡号已经绑定用户账号,则将所述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存储到所述用户账号对应的数据库中。
上述方法中,所述将所述当前用户的NFC卡号与所述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进行临时绑定,包括:
判断接收到所述当前用户的NFC卡号的时间点与接收到所述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的时间点的第一时间段是否小于等于第一有效时间段;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小于等于第一有效时间段,则将所述当前用户的NFC卡号与所述当前测得的体征数据进行临时绑定;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大于第一有效时间时间段,则删除所述当前用户的NFC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9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面翻转的广告道闸
- 下一篇:一种成像装置与驱动程序之间的安全认证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