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0645.1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2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惟林;沈鹏;赖瑾;李子扬;康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2 | 分类号: | G06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请求 缓冲器 输出 输入/输出电路 计时器 计数器 储存模块 计数信号 令牌桶 仲裁器 超时 多个虚拟通道 数据传输控制 令牌 输出超时 查找表 数据量 计算机系统 权重 储存 | ||
一种输入/输出电路,适用于计算机系统,包括多个缓冲器、储存模块、多个计数器、多个计时器以及仲裁器。缓冲器分别对应于多个虚拟通道的其中一个,分别具有令牌桶且根据令牌桶的令牌数量以及计数信号输出普通传输请求。储存模块储存查找表。计数器,分别根据所对应的其中一个缓冲器的权重累计所输出的数据量并输出计数信号。计时器,分别在所对应的其中一个缓冲器输出普通传输请求后开始累计等待时间。当等待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输出超时的传输请求。仲裁器接收超时的传输请求、普通传输请求,以及根据超时的传输请求以及普通传输请求选择其中一个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根据数据封装所对应的权重、封装大小以及各个缓冲器的等待时间决定缓冲器的传输优先权的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系统的复杂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而在此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的处理效率是与数据封装的传输速度以及传输效率有紧密的关联性。一般而言,于传输多个信道的数据封装时,主要的处理方式为将数据封装统一集中再经由一仲裁设备进行传输。举例来说,当仲裁设备接收到数据封装的普通传输请求后,轮流地将传输优先权给予每个缓冲器,使得每个缓冲器皆可公平地取得传输数据封装的机会。然而,尽管前述的仲裁方式是公平地将机会给予每个缓冲器,但也因此带来缺少灵活性的缺点,进而降低数据传输的效率。此外,由于前述的仲裁方式并未考虑到数据封装的大小,因此在数据封装大小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对传输数据封装较小的缓冲器而言则较不公平。因此,如何有效且公平地将传输优先权分配给缓冲器为目前所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输出电路,适用于计算机系统,包括多个缓冲器、储存模块、多个计数器、多个计时器以及仲裁器。缓冲器分别对应于多个虚拟通道的其中一个,分别具有令牌桶且根据令牌桶的令牌数量以及计数信号输出普通传输请求。储存模块储存查找表。计数器,分别根据所对应的其中一个缓冲器的权重累计所输出的数据量并输出计数信号。计时器,分别在所对应的其中一个缓冲器输出普通传输请求后开始累计等待时间。当等待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输出超时的传输请求。仲裁器接收超时的传输请求、普通传输请求,以及根据超时的传输请求以及普通传输请求选择其中一个缓冲器。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步骤包括:判断多个缓冲器中是否有待输出的数据封装;多个计数器分别累计所述缓冲器的每一个所输出的数据量,并根据所累计的所述数据量分别输出计数信号,所述多个计数器分别对应于所述缓冲器的其中一个;所述缓冲器的每一个分别根据所对应的令牌桶中令牌的数量以及所述计数信号输出普通传输请求;多个计时器分别在所述缓冲器的每一个输出所述普通传输请求后开始累计等待时间,当所述等待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输出超时的传输请求,所述多个计时器分别对应于所述缓冲器的其中一个;仲裁器接收超时的传输请求、普通传输请求;仲裁器根据超时的传输请求以及普通传输请求选择其中一个缓冲器,其中权重储存于储存模块的查找表中;以及通过被选择的缓冲器的其中一个输出数据封装。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能够获得更加灵活的仲裁机制,使数据封装传输的效率和速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输入/输出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适用的其它范围将于接下来所提供的详述中清楚易见。必须了解的是下列的详述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当提出有关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示范实施例时,仅作为描述的目的以及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0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