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0789.7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志;江潇;董立杰;李金保;徐伟;王秋娜;王蕾;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模型 卷取 温度 控制 精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轧制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常规半连续式热连轧线需要在轧制后卷取前使用层流冷却装置对带钢进行冷却,通过控制带钢的卷取温度和冷却速率来获得理想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
卷取温度控制模型的任务是为冷却段计算和更新集管喷水以获得理想的卷取温度。即计算在一定流量水平下为达到目标卷曲温度所必需打开的阀门数量。所需打开的所有阀门在粗冷区和精冷区间分配,在粗冷区的阀门用于前馈控制,在精冷区的阀门用于闭环反馈控制。
卷取温度控制计算在二级计算机上执行,由卷取温度模型自动完成计算功能,将计算结果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给一级基础自动化,由一级执行器执行。卷取温度模型包括预计算、实时控制计算以及自学习调节计算功能。
热轧卷取温度的控制,完全依赖于模型。对于现场工艺条件、工艺制度等变化对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影响,以及新钢种轧制等,二级与HMI画面均无人为操作干预画面;同时热轧卷取温度控制,所有相关参数均使用一套默认的参数,不分钢种规格,而一热轧钢种规格复杂多变,厚度与宽度范围覆盖较广,一套参数不适用于所有钢种规格,导致卷取温度控制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钢种规格使用相同的参数配置,而同一套参数配置不能满足产线需求,导致卷取温度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预计算阶段,在精轧首机架咬钢时,根据默认参数进行阀门模式计算,获得设定值;实时控制计算阶段,在带钢头部到达精轧出口高温计后,根据设定值计算粗冷区阀门所需打开阀门数量,测量实际值,调节预计算阶段的设定值,对层冷模型参数进行实时修改;所述层冷模型参数的实时修改包括预计算阶段实时修改自适应修正系数cofa和实时控制计算阶段实时修改灵敏度修正系数vlern。
优选的,以钢种、是否投入自适应修正系数cofa的标志位为索引,实时修改自适应修正系数cofa。
优选的,以钢种、厚度、是否投入灵敏度修正系数vlern的标志位为索引,实时修改灵敏度修正系数vlern。
优选的,所述自适应修正系数cofa修正完毕之后,无需对模块进行重启,立即生效,用于下一块带钢。
优选的,所述灵敏度修正系数vlern修正完毕之后,无需对模块进行重启,立即生效,用于下一块带钢。
优选的,所述层冷模型的参数配置包括cofa、vlern、Vcontrol、自学习的起始位置四个参数。
优选的,所述层冷模型的参数配置文件为.csv形式。
优选的,所述.csv形式层冷模型参数可随时修改,对钢种规格进行扩展,无需修改模型,无需重启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实时对参数进行修改,可通过人为干预及时解决临时工艺条件或参数变化导致卷取温度计算出现偏差的问题。
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分层别参数的配置,能同时满足不同产品卷取温度控制精度和机械性能稳定性的高要求;产品类型变更频繁,可根据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参数配置,提高模型计算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的模型控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应用前后同一钢种规格的卷取温度控制曲线和自适应修正系数cofa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提高层冷模型下卷取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钢种规格使用相同的参数配置,而同一套参数配置不能满足产线需求,导致卷取温度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同时解决模型下未有人为干预窗口,导致现场工艺条件等外在因素出现异常,模型计算不准确,现场人员对其束手无策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0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