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1202.4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1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昱;张成强;朱佳佳;史文祥;龙青良;陈崴嵬;黄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24 | 分类号: | H04W4/24;H04W8/18;H04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套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业务的普及,大多数用户为了节约成本,则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套餐。目前,用户可以根据近几个月的语音平均时长和数据流量的平均使用量来确定适合自己使用的基础套餐。其中,基础套餐具体可以包括一定时间的语音通话和数兆数据流量。
但是,采用上述方法只能通过用户的主观意识来进行基础套餐的选择,也就是用户仅能通过自己对近几个月的业务需求来确定需要定制的套餐。然而,随着套餐种类的增加,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往往由于不能了解所有的基础套餐的种类,以及各种具有针对性的叠加包的种类,导致用户无法客观的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套餐。因此,增加了用户的消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节约用户的消费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用户数据,以及每个基础套餐的第一相关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平均语音时长和平均数据流量,所述第一相关数据包括语音时长和数据流量;
根据所述平均语音时长、所述平均数据流量、所述语音时长和所述数据流量,确定所述每个基础套餐对应的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表示基础套餐中的语音时长与所述平均语音时长,以及所述基础套餐中的数据流量与所述平 均数据流量的相近程度;
确定所述每个基础套餐对应的第一数值中的最小的第一数值对应的基础套餐为第一目标基础套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套餐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用户数据,以及每个基础套餐的第一相关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平均语音时长和平均数据流量,所述第一相关数据包括语音时长和数据流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平均语音时长、所述平均数据流量、所述语音时长和所述数据流量,确定所述每个基础套餐对应的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表示基础套餐中的语音时长与所述平均语音时长,以及所述基础套餐中的数据流量与所述平均数据流量的相近程度;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每个基础套餐对应的第一数值中的最小的第一数值对应的基础套餐为第一目标基础套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及装置,根据获取的预设时间内的用户数据,以及每个基础套餐的第一相关数据,确定每个基础套餐对应的第一数值,并从所有第一数值中确定最小的第一数值,之后确定最小的第一数值对应的基础套餐为第一目标基础套餐。其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平均语音时长和平均数据流量,第一相关数据包括语音时长和数据流量,第一数值用于表示基础套餐中的语音时长与平均语音时长,以及基础套餐中的数据流量与平均数据流量的相近程度。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用户根据近几个月的语音平均时长和数据流量的平均使用量来确定适合自己使用的基础套餐,本发明可以根据每个基础套餐的第一相关数据和预设时间内的用户数据,来确定每个基础套餐与用户数据的相近程度,之后将相近程度较高的基础套餐,也就是最小的第一数 值对应的基础套餐,确定为最适合于用户的第一目标基础套餐。因此,通过为用户确定最适合于用户的第一目标基础套餐,来节约用户的消费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套餐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套餐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1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