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洼地落水洞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2755.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平;余能彬;孙洪;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洼地 落水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洼地落水洞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落水洞(4)外围的维护体(1),维护体(1)下方为排水沟(2),排水沟(2)与落水洞(4)相连,排水沟(2)上方为顶部盖板(3)。维护体(1)为旋转体,中心轴线为落水洞(4)的中心。维护体(1)的横截面形状为一个上底窄下底宽的等腰梯形。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岩溶洼地工程开挖时由于大量土石方弃渣向洼地中央滚落、势必引起洼地落水洞的堵塞而排水不畅时所面临的工程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落水洞保护领域,尤其涉及岩溶洼地落水洞的保护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岩溶是指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而岩溶洼地是由于岩石溶蚀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封闭状负地形。洼地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底部一般较为平坦,覆盖松散堆积物。洼地底部常有落水洞,是沿垂直方向发展的洞穴,宽度数厘米至10余米不等,是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一般情况下,洼地落水洞的排水能力能够适应当地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特别在雨季,洼地落水洞更是最重要的排水通道。
然而,当在岩溶洼地内进行岩土工程开挖时,由于洼地的封闭性,开挖出的土石方只能先向洼地内部排放。再加上洼地内崩塌块石堆积体斜坡、卸荷裂缝发育的岩石陡坡及小型岩溶空洞等各种不良工程地质体等极为发育,在处理这些不良地质体时也会进一步的增加土石方弃渣。因此,在岩土工程开挖期间且在其他排水设施尚未完成时,如果不对洼地落水洞加以保护,滚向洼地中心的各类弃渣势必导致洼地落水洞的堵塞,严重影响落水洞的消水能力,甚至造成开挖期间的内涝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有效且耐用的落水洞保护装置,以保护洼地落水洞不被堵塞,是岩溶洼地工程开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岩溶洼地落水洞保护装置,以解决岩溶洼地工程开挖时由于大量土石方弃渣向洼地中央滚落、势必引起洼地落水洞的堵塞而排水不畅时所面临的工程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岩溶洼地落水洞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落水洞外围的维护体,维护体下方为排水沟,排水沟与落水洞相连,排水沟上方为顶部盖板。
所述维护体是以落水洞的中心轴线为轴的旋转体。
所述维护体的横断面形状为上底窄下底宽的等腰梯形。
所述维护体本身由毛石砂浆砌筑构成。
所述排水沟为浆砌片石或混凝土结构。
所述排水沟上端设置有支座,支座上放置顶部盖板,顶部盖板两侧端与排水沟间有伸缩缝。
水沟顶部盖板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包括维护体、排水沟及排水沟上方的顶部盖板。
排水沟为浆砌片石或混凝土结构,其横断面尺寸根据暴雨季节洼地底部汇集的水流量确定,尺寸大小能满足将汇集水流及时排进落水洞的要求。
排水沟顶部盖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承载上部维护体的要求。由于顶部盖板能保证水沟内部不落入杂物,从而保证了排水的畅通性。
维护体为一旋转体,其外观形状类似一圆环状,圆心为落水洞的中心,只不过圆环的截面从圆形换做了其他截面形状,比如维护体的断面形状为一上底窄下底宽的等腰梯形,内部空间为一个上宽下窄的倒立状圆台。维护体本身由毛石加水泥砂浆砌筑而成。
本发明通过在落水洞周围设置维护体,并设计排水沟与落水洞相连,从而解决了岩溶洼地工程开挖时由于大量土石方弃渣向洼地中央滚落、势必引起洼地落水洞的堵塞而排水不畅时所面临的工程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2 、图3为本发明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2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