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烘焙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3095.9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良;欧燕清;王昭阳;王昭军;王昭娜;刘明顺;傅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饶平县金利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烘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烘焙机。
背景技术
烘焙在制茶工艺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对茶叶的品质影响极大。传统多用木炭于半密闭箱体内燃烧对茶叶进行烘焙,但是由于木炭燃烧产生的环境温度难以控制,箱体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区别较大,制得的茶叶品质不一,而且需要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在旁根据经验时时调节木炭燃烧的速度,茶叶也容易沾上木炭灰烬,既费人工又不卫生。近年来,制茶行业开始采用电热烘焙,同样在密闭的箱体内,采用电热管发热,但也存在箱体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而且制得的茶叶缺少了炭香味,同样影响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茶叶烘焙机。
茶叶烘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热炉和鼓风机,热炉分别与烘干箱和鼓风机相连接;
热炉由多层中空的炉相套组成,最内层的是燃烧炉,用于燃烧加热;最外侧的是通风炉,与鼓风机通过鼓风管相接;燃烧炉与通风炉之间还设有多层加温炉;通风炉与最外层的加温炉相通,加温炉之间由最外层的向最内层的加温炉依次相通,直至最内层的加温炉通过烘干接管与烘干箱相通,加温炉不与燃烧炉直接相通;通风炉、加温炉与燃烧炉之间均存有空腔。
所述烘干箱中设有水平旋转架,用于架放盛有茶叶的竹筛。
所述燃烧炉下部设有炭架,用于架放木炭进行燃烧发热,并在炭架对应处开有一个直通外界的开口;燃烧炉顶部连接有排气管,用于排出烟气;所述通风炉还设有与燃烧炉相通的通风管道,管道开口在碳架下方。
所述加温炉、通风炉、燃烧炉均为圆柱体上架设圆台的形状;加温炉共有3层,按照与通风炉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为加温炉1、加温炉2、加温炉3,空腔则由近到远对应为空腔1、空腔2、空腔3、空腔4;通风炉与鼓风管相通的鼓风接口设在通风炉下部;在通风炉与加温炉1之间的空腔中,于高于鼓风接口的位置设有过滤层,用于过滤燃烧炉中可能沿着通风管道进入空腔1的木炭灰烬;在加温炉1的圆台顶部处开有与空腔2相通的入气口1,在加温炉2的圆柱体底部处开有与空腔3相通的入气口2,在加温炉3的顶部圆台处开有与空腔4相通的入气口3。
本发明的烘焙机,采用烘干箱、热炉和鼓风机的系统化设置,将空气由鼓风机输入热炉,利用燃烧炉中木炭燃烧的热量,通过多层加温炉的曲折腔体长距离的将空气逐渐升温加热,最后输出到烘干箱中,使得烘干箱各个位置的空气温度能够均匀一致,制得的茶叶质量统一,口感优质稳定。而且由于是通过多层加温炉利用燃烧炉的热量对空气进行间接加热的,木炭的燃烧速度的瞬时变化对整个系统的温度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同时除了木炭的数量之外,还能通过对通风管道开口的启闭调节木炭燃烧的速度,使得系统的温度稳定易控。
本发明的烘焙机节省了人工成本,制得的茶叶质量统一,口感优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烘焙机结构示意图(为便于示图,烘干箱和烘干接管等以图2中D-D剖视图的方向剖视画出,其余结构皆为外观图,且温度计和电机不画出)。
图2为图1中热炉及鼓风管、烘干接管的俯视放大图。
图3为图2的D-D剖视图。
图4与图3所示结构相同,图中的箭头用于标示热炉内空气的流动方向(图4中的剖线所剖的方向实际为图1中热炉外观图的对应位置,为清楚反映视图所剖位置,将本应画在图1中热炉外观图上的剖线画在图4中)。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省去烘干接管)。
图6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4中的C-C剖视图。
图8为图2去掉通风炉和鼓风管之后的视图。
图9为图8去掉加温炉1之后的视图。
图10为图9去掉加温炉2之后的视图。
图11为图10去掉加温炉3和烘干接管之后的视图。
为简洁视图,上述图2、8、9、10中的烘干接管不完全画出,仅画出部分长度以示意,并在图2、8、9、10、11中省去炭架和木炭。
图中标记:1——烘干箱;2——鼓风机;3——燃烧炉;4——通风炉;5——加温炉1;6——加温炉2;7——加温炉3;8——空腔1;9——空腔2;10——空腔3;11——空腔4;12——鼓风接口;13——过滤层;14——卡片;15——卡片缝隙;16——入气口1;17——入气口2;18——入气口3;19——水平旋转架;20——竹筛;21——炭架;22——开口;23——排气管;24——通风管道;25——通风管道开口;26——木炭;27——烘干接口;28——鼓风管;29——烘干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饶平县金利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未经饶平县金利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3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彩色皮冻豆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