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3597.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明;黄杏;丘立杭;李青育;李杨瑞;谢金兰;刘昔辉;翁梦玲;陈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行间 养鸡 方法 | ||
1.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鸡舍设在甘蔗地旁,圈养鸡苗;
步骤B:种植甘蔗,甘蔗种植行的行距为110-130厘米;收集鸡舍里的鸡粪,与发酵剂、玉米面或米糠混合后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鸡粪,作为甘蔗的种植肥料;
步骤C:在甘蔗伸长期、中耕大陪土后,将鸡舍里的鸡每亩45~55只鸡的容量放养在甘蔗行间;
步骤D:甘蔗收获后,焚烧蔗叶,进行宿根蔗管理,到分蘖后期进行中耕培土,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鸡舍的鸡棚设在甘蔗地旁的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畅通的平地上;鸡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2.7~2.8米,两侧高1.5.~1.9米;在鸡棚的顶部以及鸡棚的两侧盖上薄膜,并在鸡棚的一侧设有进出口;每1平米鸡舍养10只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3月初开始鸡苗圈养,所述圈养鸡苗的饲料包括75%的常规颗粒饲料和25%的谷、麦、糠麸类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2月中到3月份初种植甘蔗,种植甘蔗的整地耕深为30cm以上,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地块坡度在15度以下,种茎以品字形双行排放,芽向两侧,蔗种要与土壤紧密接触,不架空,下种后随即用碎土覆盖种茎并覆膜,每亩7000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在甘蔗中耕培土之前揭膜,结合中耕追施尿素每公顷150~225kg及钾肥,并培土;在甘蔗伸长中、后期,剥叶,便于通风、透光和鸡的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宿根蔗管理的方法为:焚烧蔗叶,进行破垄松蔸后覆盖地膜,当外界温度在20℃以上、每米有蔗苗8株以上时,按每亩发酵鸡粪100kg和75kg复合肥进行埋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鸡粪的制作方法为:将复合发酵剂200克、3公斤玉米面或米糠搅拌均匀做成菌种混合物,然后均匀撒在1吨收集的鸡粪上面,并混合搅拌均匀,堆积到1米高度,水分调到50%-60%,然后用薄膜履盖7-10天后鸡粪腐熟完成,常温度下鸡粪无味并有白色菌丝出现即得到发酵鸡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发酵剂所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枯草芽孢杆菌28-33%、黑曲霉20-25%、绿色木霉20-25%、酵母菌20-25%、植物乳酸杆菌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甘蔗种植的间苗期,将拔出的多余的甘蔗苗以及甘蔗行间杂草,将其粉碎后用于喂食鸡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的品种为桂糖37号或桂糖43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35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钓鱼用卷线器的防倒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土鸡的有机生态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