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平台的空调系统电力需求响应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4110.1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0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迎春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30001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台 空调 系统 电力 需求 响应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空调系统电力需求响应控制方法,所述云平台连接至少一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一电网调度指令,确定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总用电值;所述最大总用电值是所有所述空调系统在进行电力需求响应时的用电上限;
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目标温度及湿度,建立所述空调系统的用电量与其建筑室内温湿度关系模型;
基于所述建筑的构造、室内环境及所述空调系统各自对所述建筑的室内温湿度贡献数据,建立建筑本体模型,以计算动态变化的室内温湿度;
结合所述最大总用电值、所述空调系统的用电量与其建筑室内温湿度关系模型、所述建筑本体模型及一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建立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总用电控制模型;
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实时运行参数、所述空调系统的实时用电负荷及所述建筑的实时室内外温湿数据分别输入所述总用电控制模型,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参数变化曲线,并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变化曲线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电力需求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空调系统电力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调度指令为从一电网调度系统获取的实际电网调度指令,其中,所述云平台与所述电网调度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空调系统电力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电网调度指令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空调系统的电力需求响应的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设定时间;
所述总用电控制模型同时满足:所述建筑的室内目标温湿度位于所述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内且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总用电量小于所述最大总用电值,
结合所述最大总用电值、所述空调系统的用电量与其建筑室内温湿度关系模型、所述建筑本体模型及一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建立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总用电控制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用电量与其建筑室内温湿度关系模型,建立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总用电量目标函数;
根据所述建筑本体模型和所述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建立所述建筑的室内温湿度约束函数;
以所述最大总用电值为最大值,基于所述空调系统的用电量与其建筑室内温湿度关系模型,建立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总用电量约束函数;
结合所述总用电量目标函数、所述室内温湿度约束函数及所述总用电量约束函数,生成所述总用电控制模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空调系统电力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电网调度指令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空调系统的电力需求响应的起始时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设定时间;
所述总用电控制模型同时满足:所述建筑的室内目标温湿度位于所述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之外且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总用电量小于所述最大总用电值,
结合所述最大总用电值、所述空调系统的用电量与其建筑室内温湿度关系模型、所述建筑本体模型及一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建立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总用电控制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建筑本体模型和所述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建立所述建筑的室内温湿度最小偏离所述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的目标函数;
以所述最大总用电值为最大值,基于所述空调系统的用电量与其建筑室内温湿度关系模型,建立所有所述空调系统的总用电量约束函数;
结合最小偏离所述设定温湿舒适度区间的目标函数和所述总用电量约束函数,建立优先满足所述总用电量约束函数的总用电控制模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空调系统电力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电网调度指令的获取时间与所述空调系统的电力需求响应的起始时间的差值大于一设定时间;所述总用电控制模型考虑了所述空调系统的水系统及所述建筑的本体的蓄冷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迎春,未经张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41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