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面波导馈电极化可重构四叶草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4636.X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凌升;朱勇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2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妃;董建林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导 馈电 极化 可重构四叶草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共面波导馈电极化可重构四叶 草天线,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天线是无线通信领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的功能是接收、发射电磁 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可重构天线也被不断地扩展,进而促进了 极化可重构天线的产生。在极化分集通信系统中,极化可重构天线是不可缺少 的一员,对于这类天线的研究也因此变得相当有意义。
微带天线由于其易于与元器件集成、尺寸小、低剖面等优良特性,被广泛 应用于可重构天线设计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共 面波导馈电极化可重构四叶草天线,特别适用于需要极化多样性的WLAN无 线局域网等通信系统应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天线极化方式的重构 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共面波导馈电极化可重构四叶草天线,包括正面辐射单元、反面辐射 单元、介质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第四导线、接头和电源组 件,所述正面辐射单元蚀刻于介质基板正面,所述正面辐射单元包括辐射组件、 馈电线和地结构,所述地结构为框型;所述辐射组件位于地结构内,包括第一 贴片、第二贴片和第一PIN二极管;所述第一贴片和第二贴片通过第一PIN二 极管相连,所述第一PIN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贴片相连,所述地结构与第一贴 片和第二贴片均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接头与地结构相连、接头的探针与馈电线 相连。
其中,所述反面辐射单元蚀刻于介质基板反面、与辐射组件异面相交,所 述反面辐射单元包括第三贴片、第四贴片和第二PIN二极管,所述第三贴片和 第四贴片通过第二PIN二极管相连,所述第二PIN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贴片相 连;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第一PIN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 与第一PIN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与第二PIN二极管的负极 相连,所述第四导线的一端与第二PIN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导线的另 一端和第三导线的另一端相连形成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和第四 导线的另一端相连形成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通过电源组件相 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辐射组件和反面辐射单元均为轴对称结构,所 述辐射组件具有正面对称轴,所述正面对称轴穿过辐射组件的中心位置,所述 第一贴片、第一PIN二极管和第二贴片位于正面对称轴上;所述反面辐射单元 具有反面对称轴,所述反面对称轴穿过反面辐射单元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三贴 片、第二PIN二极管和第四贴片位于反面对称轴上;所述反面辐射单元与辐射 组件正交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结构的内侧角上设有以馈电线为中心轴呈对 称分布的调节支条,每一调节支条的两端均与地结构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支条为两条同向分布并开口朝向地结构内 侧角的半圆弧形支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组件为干电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介质基板为FR4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贴片、第二贴片、第三贴片和第四贴片均 为四叶草形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介质基板的厚度为0.8mm。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面辐射单元和反面辐射单元均使用铜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两个二极管作为开关就可以实现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两种极化 方式的工作状态,极化方式的多样性,应用在WLAN中可以抑制多径效应的 影响,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背景;采用共面波导馈电,辐射组件可以与地结构 在同一平面,易于与其他射频器件集成。
上述内容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 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测S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46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
- 下一篇:用于涂覆织物的阴离子改性聚氨酯-脲的水分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