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油附件零组件漏油量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5158.4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杜龙龙;林艺;张忠荣;刘群勃;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李思源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附件 零组件 漏油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附件零组件修理漏油量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该活门偶件,参见图1,漏油量试验采用的通用装置见图2,具体试验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组合试验装置:将胶圈111、112装入过渡套113,然后将过渡套113装入夹具114,即将试验装置组装完成;(2)装夹试验零件:将活门偶件组件115装入组合试验夹具中,通过手柄116压紧组件;(3)漏油量试验:从供油处通入一定压力的燃油,通过量杯检查漏油窗口110(见图1)处间隙漏油量的大小。
该装置为通用活门偶件冲洗装置,用于替代目前该零组件的漏油量试验装置,专用性相对较差,通过对该活门偶件的修理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漏油量装置试验控制过程存在不足,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见图2:1)装置的密封位置及密封方式较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胶圈磨损或装卡不当,极易造成漏油量的缺失,影响试验准确性;2)装置的结构为敞开式结构,零件漏油部位完全暴露在外部,收集漏油时,通过量杯收集漏油,容易受外部条件干扰。
由于使用通用试验装置试验后的零组件,与成台附件装配调试过程中,漏油量不稳定,准确性也存在争议,需要对该类活门偶件多次试验、排故返修后才能达到附件性能调试要求,为减少排故次数,提高装配调试合格率,急需发明一种对该活门偶件漏油量试验的专用试验装置,达到试验数据准确可靠、排故率低并且操作方便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油附件零组件漏油量试验装置,装置稳定性、可靠性强,能够完全可靠的达到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燃油附件零组件漏油量试验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封闭腔,与封闭腔连接的封闭腔底座、设在封闭腔壁上的进油口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螺堵;所述封闭腔内沿内壁轴向设置有胶圈,所述胶圈是两个;两个胶圈、封闭腔底座以及螺堵将漏油部位完全封闭。
上述螺堵的端面设置有胶圈。
上述封闭腔底座上设置接油口,接油口的位置位于封闭腔内壁两个胶圈之间。
上述试验装置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装在封闭腔的前端用于拆卸。
上述试验装置还包括与封闭腔、封闭腔底座连接的手柄压紧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专用试验装置稳定性、可靠性强,能够完全可靠的达到设计要求,该种结构在燃油附件修理零组件漏油量试验装置中的推广应用具有广泛前景,具体如下:
1)胶圈采用径向密封方式,为试验提供可靠的密封方式;
2)侧孔漏油;设计专门接油部位,准确提供漏油量信息,使漏油量准确,可靠;
3)整体式夹具,结构简单;避免外界环境影响,使漏油量准确、可靠;
4)拆卸装置:设计专门顶杆用于拆卸零组件,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的P向视图;
图3.3是本发明试验装置的顶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1—图3.3,本发明按照设计对该活门偶件漏油量试验的技术要求,对现有试验控制方法和过程进行跟踪分析,根据试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最终发明了以下专用漏油量试验装置,具体见图3.1—图3.3所示:
试验装置包括封闭腔1,与封闭腔1连接的封闭腔底座2,设在封闭腔壁上的进油口3以及装在底座上的螺堵4;封闭腔1内沿内壁轴向设置有胶圈5和6;螺堵4端面装有胶圈7;试验零件、胶圈5、胶圈6、胶圈7、封闭腔底座2以及螺堵4将漏油部位完全封闭。封闭腔底座2上设置接油口9,接油口9的位置位于胶圈5和6之间;试验装置还包括顶杆10,顶杆10装在封闭腔1的前端用于拆卸;试验装置还包括与封闭腔1、封闭腔底座2连接的手柄压紧组件8。该专用试验装置的试验步骤为:
1)装夹试验零件
试验零件见图1,按图3.1要求分别装入胶圈5、6,将供油端朝下装入试验夹具,然后通过手柄压紧零组件;
2)漏油量试验
从供油口通入一定压力燃油,通过量杯在接油口处收集漏油,检查漏油处间隙漏油量,试验完成后将试验零件、螺堵4以及所有胶圈取出,拧入拆卸顶杆将零件取出。
修理现场通过对专用实验装置,参见图3的试验应用实践证明:专用实验装置使用后,装配现场该零件的排故次数明显降低,通过数据统计,近半年内无一例因漏油返工现象,提高了装配调试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51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