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烯烃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5549.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凯文·约翰·施温特;罗伯特·约翰·布鲁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姆斯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333 | 分类号: | C07C5/333;C07C11/06;C07C11/08;C07C11/09;C07C11/167;C07C11/10;C07C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思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李晶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烯烃 方法 系统 | ||
用于生产烯烃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使第一正烷烃脱氢以产生第一流出物;以及使第一异构烷烃或第二正烷烃的至少一种脱氢以产生第二流出物。所述第一流出物和所述第二流出物可被压缩并供给至共用分离系统以将所述流出物分离为两种或更多种馏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脱氢反应区和所述第二脱氢反应区的每一个包括两个反应器,每一个所述反应区的一个反应器在脱氢周期中运行,一个反应器在再生周期中运行,以及一个反应器在吹扫或排空/还原周期中运行。脱氢周期中的所述反应器是交错操作的,以使所述反应器的吹扫周期、再生周期、或排空/还原周期可不重叠。
技术领域
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一种生产烯烃和二烯烃的改进方法,所述烯烃和二烯烃包括丙烯、异丁烯、正丁烯和丁二烯,以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异戊烯和异戊二烯。
背景技术
烯烃和二烯烃的烃类化合物用来生产多种石油化工产品,比如聚合物、发动机燃料共混添加剂和其他产品。每个分子中具有2至5个碳原子的短链饱和烃类化合物,通常经历脱氢反应以形成相应的烯烃。所述烯烃反过来可被用于异链烷烃的烷基化、醇类化合物的醚化以制取发动机燃料共混添加剂,或作为单体用以生产各种聚合物材料。烯烃也可经历后续脱氢而成为二烯烃。
一种尤为有用的烯烃是丙烯,其可通过丙烷的脱氢来生产。丙烯是世界的第二大的石油化工商品,且用在聚丙烯、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醛、环氧丙烷和二醇类化合物、增塑剂羰基醇、异丙苯、异丙醇和丙酮的生产中。丙烯生产的增长主要受聚丙烯工业需求的驱使,聚丙烯用在如包装材料和户外服装的日常用品中。其他有用的烯烃包括正丁烯、异丁烯和异戊烯,其具有同等多样的终端用途。
一种尤为有用的二烯烃是丁二烯,其可通过正丁烯的脱氢来生产。丁二烯主要在聚合物的生产中用作化学中间体和单体,所述聚合物比如合成橡胶和弹性体,包括丁苯橡胶(SBR)、聚丁二烯橡胶(PBR)、聚氯丁烯(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NR)。另一种有用的二烯烃是异戊二烯。异戊二烯的主要应用包括用作生产聚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和丁基橡胶的单体。
所需的烯烃和二烯烃的产品,如丙烯、异丁烯、正丁烯、丁二烯、异戊烯和异戊二烯通常在分离的、非一体化的多个系统中生产,一个系统用于从丙烷生产丙烯,一个系统用于从异丁烷生产异丁烯,第三系统用于从正丁烷生产正丁烯和/或丁二烯(或从正丁烯生产丁二烯),以及第四系统用于从异戊烷生产异戊烯和/或异戊二烯。虽然有人提出在单一的反应器中同时对丙烷、异丁烷和正丁烷进料联合处理,但是当将所述进料合并并且一起处理时反应器的性能通常下降。这是由于反应条件(温度、压力、空间速度等)只能被选择以使对于所述产品之一的选择性、转化率和能耗之间的关系得到优化,并且因此,其他的产品是在非最优条件下进行生产。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用于C3、C4和C5烯烃和二烯烃的一体化联合生产。如将在以下进一步所描述的,本文所述的一体化方法和系统与那些非一体化系统相比,可以改善单独的处理系统的反应效率同时降低元件数(piece count)。
在一方面,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烯烃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使第一正烷烃在第一脱氢反应区脱氢以产生包括第一正烯烃和第一二烯烃的至少一种的第一流出物。所述方法也可以包括使第一异构烷烃和第二正烷烃中的至少一种在第二脱氢反应区脱氢以产生包括第一异构烯烃、第二正烯烃和第二二烯烃的至少一种的第二流出物。所述第一流出物和第二流出物可被压缩并供给至共用分离系统以将所述第一烯烃、所述第一异构烯烃或第一二烯烃、未反应的第一正烷烃、第一异构烷烃或第二正烷烃、以及轻质副产物或重质副产物分离为两种或更多种馏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姆斯科技公司,未经鲁姆斯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5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