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干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6593.9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1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方耀增;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静;方耀增;李铮 |
主分类号: | H01M6/06 | 分类号: | H01M6/06;H01M4/46;H01M4/06;C22C23/00;C22C23/02;C22C23/0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石晓玲 |
地址: | 541003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镁干电池。
背景技术
镁的化学活性高,电负性为1.31,标准电极电位为-2.36v,用镁作负极材料的电池,理论比容量为2.22Ah/g,在常见的金属中,仅比锂、铝小,远远大于锌。同时,镁在地壳中的储量非常丰富,所以镁及其合金价格低廉,且镁及其绝大多数化合物都无毒,对环境友好。可见,镁及其合金作阳极(负极)在电池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镁合金用作电池负极材料时,由于自腐蚀速度大、阳极利用率低,尤其是阳极极化严重等原因,使得其工作电位正移较大,难以满足工业需求。另一方面,镁合金在电解质中覆盖着一层钝化膜,这层钝化膜会钝化镁电极,导致镁电池在使用时电压之后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减少镁负极腐蚀且电压滞后时间可控制的镁干电池。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镁干电池,它由镁合金作为负极材料,以该镁合金总重量为基准,该镁合金中含有Er0.01~0.3%、Sn0.05~0.5%、Y0.01~0.03%、Ce0.01~0.1%、Nd0.1~0.5%和Pb0.02~0.2%。
本发明的镁合金中杂质Fe<0.002%、Ni<0.001%。
由于Er、Y、Ce和Nd的添加,细化了镁合金晶粒,改善了微观组织的电化学均匀性,缩小电化学活性差异,从而减少了微观原电池腐蚀,整个电极表面腐蚀均匀,同时由于Ga、Pb元素的添加,增大了正极氢析出反应的过电位,使氢去极化反应减慢,从而发生微观原电池腐蚀溶解过程阻滞,姿服饰速度降低,阳极利用率高。
另一方面,Pb和Sn为低熔点合金元素,且均匀分布于镁合金晶界处,随着镁电极的反应而溶解,破坏了钝化膜的结构,促进氧化膜的溶解,使得较为完整致密的钝化膜变成疏松多孔、易脱落的腐蚀产物,从而增加电化学反应活性点,使得其阳极反应极化变弱,减少了电压滞后时间。
镁合金中还含有1~10%的铝,和0.5~5%的锌,这是因为铝可以进一步减轻镁的腐蚀反应,即可以避免镁的自放电,并且铝可以在镁电极表面形成钝化膜,起保护作用,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可以同镁相熔融而使组织细化,从而也降低了腐蚀。铝又会使合金形成致密氧化膜而使滞后时间增加,因而加入锌可以促使合金进一步细化,降低腐蚀,同时加入锌又减少了铝的晶粒聚集,使镁电极腐蚀比较均匀,因而减弱铝的电压滞后现象。
该合金中还含有0.2~0.6%的锰。镁金属中一般都含有杂质铁,锰的加入可与铝生成MnAl6,铁溶于其中而被除去。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常规手段可以正确的确定锰的加入量。
本发明的镁干电池采用的电解质为含有镁的卤盐,或者镁的含氧盐的溶液,镁的卤盐为MgBr2或MgCl2,镁的含氧盐为Mg(ClO4)2。
铬酸盐中的离子向金属表面移动,并使镁合金的表面生成难溶的铬酸镁与三价铬酸盐的复合膜,阻碍反应粒子的传输从而抑制阳极反应,抑制金属的阳极溶解,具体可以是Li2CrO4、Na2CrO4、(NH4)2CrO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镁电极中添加破坏镁氧化膜结构的合金化元素,可有效促进腐蚀产物的脱落,从而增加了电化学反应活性点,使得阳极反应极化变弱,镁负极抑制处于活性溶解,维持电池稳定工作。
2)本发明的镁电极中加入了细化合金晶粒的元素,改善了镁电极微观组织的电化学均匀性,缩小了电化学活性差异,从而减少了微观原电池的腐蚀,使得整个电极表面腐蚀均匀,且高氢过电位元素的加入,增大了正极氢析出反应的过电位,从而降低了自腐蚀速度,大大提高镁负极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镁电极:以该镁合金总重量为基准,该镁合金中含有Er0.01%、Sn0.05%、Y0.01%、Ce0.01%、Nd0.1%和Pb0.02%,余量为Mg。
电解质为1mol/L的Mg(ClO4)2溶液,添加0.1%的Li2CrO4。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静;方耀增;李铮,未经黄静;方耀增;李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6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