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钙粉体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6717.3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彭贵明;陈华平;雷礼强;李林富;王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亿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25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钙粉体的生产工艺,它包括破碎、均质、研磨、分级处理、湿法研磨和干燥步骤。本发明在均质步骤加入了碳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提高了后期研磨的效率,降低了研磨的时间;并在研磨机中设置有喷水装置,喷出的雾化水不仅增加了粉体的自身重量,粉体不易被悬浮起来使磨盘料层稳定,而且与加入的碳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共同作用,利用研磨;本发明对干法研磨的粗粉进行分级出来,将分级的二级粗粉进行湿法研磨,可提高湿法研磨效率,降低生产单位能耗,同时产品粒径分布较窄,产品细度更均匀;本发明工艺产品质量好、效率高、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矿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酸钙粉体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重质碳酸钙又称研磨钙,是以天然方解石、大理石、白垩等为原料,经机械粉碎、研磨达到一定细度的粉体产品。国际上一般称为微细研磨碳酸钙(FGCC)。在造纸工业中为了区别沉淀碳酸钙,分别用GCC和PCC简称。一般把平均粒径在12μm以下的产品称为重质微细碳酸钙,以区分一般的重质碳酸钙。碳酸钙产品按用途分为岗石专用钙、密封胶专用钙、橡胶专用钙、造纸专用钙、塑料专用钙、油漆涂料专用钙、牙膏专用钙、医药专用钙、饲料添加剂专用、食品专用等等。而每种专用品还可精细化,如塑料专用钙还可分为PVC专用和PE专用、PP专用,其专用品取决于碳酸钙粒度、晶型及表面改性剂种类等。专用功能型碳酸钙由于其用途不同,技术指标也不相同,经济价值相差悬殊,单位价格相差6-8倍。因此当前提高碳酸钙档次的手段归纳起来有两点:其一缩小产品粒径,并保证分散性好;其二进行表面处理,达到专用化及功能化。
重质碳酸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方法,干法生产效率高,但产品的细度受到研磨和分级技术的限制,很难生产超细细度的重钙产品。湿法生产粉体产品细度较高,还可以在研磨中对粉体进行改性出来,因此采用湿法常用来生产超细重钙产品,但湿法生产中涉及浆料的配置、研磨、干燥等工序,因此生产效率较低,能耗也较高。目前有将干法研磨的粗粉直接配置成浆料,然后再进行湿法研磨生产超细粉体,其产品具有产出率高、纯度高、粒度分布均匀等特点,但是干法研磨粗粉中的部分细粉会重复研磨,造成整个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同时浆料中的细粉在湿法研磨中还容易发生聚集,影响研磨效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碳酸钙粉体的生产工艺,该工艺产品质量好、效率高、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碳酸钙粉体的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 破碎:将方解石用高压水冲洗石块,去除石块表面的泥土和灰尘后用破碎机破碎至颗粒粒径≤40mm;
S2. 均质:在粉碎的方解石粉末中加入碳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20~40min,搅拌机的转速为800~1200r/min;
S3. 研磨:将均质后的方解石粉末加至立式磨中进行研磨,立式磨中设置有喷水装置,在研磨的过程中喷雾化水,得到粉体,其中,所述立式磨研磨温度为40~50℃、研磨压力为8~12MPa,所述粉体的水分控制指标≤0.3%;
S4. 分级处理:将得到的粉体进行一次分级,分级后的细粉目数为1250~2500目(对应颗粒粒径为10~5μm),粗粉进行二次分级,二次分级后的二级细粉目数为800~1000目(对应颗粒粒径为18~13μm),二级粗粉的目数为400~600目(对应颗粒粒径为38~23μm);
S5. 湿法研磨:将二级粗粉中加入水、分散剂后在20~45℃温度下泡浆25~40min,将浆料输入研磨机中进行湿法研磨,浆料的流速为2~4t/h,所述研磨的温度为40~60℃,研磨时间为1~2h;
S6. 干燥:利用喷雾干燥设备将湿法研磨的浆料进行喷雾干燥,浆料的喷射速率为40~50m/s,干燥温度为200~230℃,得超细碳酸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亿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亿欣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6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废弃渣中回收金、银、硫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固定小型容量瓶的容量瓶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