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磁成像检测工件磁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6729.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岭;赵伟;王珅;田凯;陈申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H01F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像 检测 工件 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电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磁成像检测 工件磁化装置。
背景技术
铁磁性结构件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金属产品,钢铁 也是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因而在很多场合,铁磁结构件的缺陷带来的 隐患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检查铁磁结构件的缺陷 以便及时更换和维修是一项重大课题。目前国内的铁磁性构件无损检 测主要采用探头式的检测器,通过手持检测器对铁磁性构件的表面进 行扫查,不能完成自动扫描,并且一般的检测装置只能检测管道或平 面其中一种类型的构件。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扫描的三维 漏磁成像且能够同时适用于平面和不同的曲面构件的检测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缺陷的扫查装置(申请号 201410718200.0公开号CN104502444A),该装置包括扫查轨迹调节 机构、永磁吸附机构、可调式探头机构和四套软轴驱动单元,以实现 管道的周向扫查,但是该发明是完全依靠探头的运动完成对管道的扫 查,不能实现对被测件的固定及高度调整。中国专利申请还公开了一 种钢件缺陷的电磁无损检测装置(申请号201410649980.8,公开号 CN104316594A)利用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E”型磁芯共同 放置在探测钢件的表面对结构件表面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低功耗, 能够快速准确测量钢材表面下存在的缺陷和应力累积区域。但是该装 置依靠手持扫描,可信度低,且能检测的结构件厚度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磁 成像检测工件磁化装置,扫查面积大、精度高,且适用于平面及曲面 等各种形状尺寸构件的漏磁成像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漏磁成像检测工件磁化装置,包括机架1,升降组件2连接 在机架1上,升降组件2顶部支撑平面构件或曲面构件,并对构件进 行磁化;升降组件2和升降动力组件5连接,升降动力组件5固定在 升降组件2底部的机架1上,升降组件2顶部机架1一端设置有顶尖 组件3,另一端设置有卡盘组件4,顶尖组件3与卡盘组件4配合固 定曲面构件并使其旋转。
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两组相同芯轴6,芯轴6上部连接有可调V 型组件7,芯轴6外缠绕有磁化线圈8,磁化线圈8实现对被测构件 的饱和磁化;两组磁化线圈8底部分别固定于线圈安装座一9与线圈 安装座二10上,线圈安装座一9配置在固定于安装平台11上的滑轨 12内,线圈安装座二10固定于安装平台11上,手轮13通过其传动 轴与线圈安装座一9连接,使得调节手轮13能够控制线圈安装座一 9沿滑轨12移动,安装平台11同导向杆14顶部连接,导向杆14底 部和导向安装板15上的导向座16配合,能够在导向座16中滑动, 导向安装板15固定于机架1上。
所述的可调V型组件7包括相互配合的可调V型块一17和可调 V型块二18,可调V型块一17和可调V型块二18能够开合,以适 应平面构件及各种不同直径的曲面构件的表面支撑需要。
所述的顶尖组件3包括顶尖21,顶尖21连接在设有锁紧装置22 的滑轨组件23上,滑轨组件23安装于顶尖固定座19上,顶尖固定 座19固定在机架1上。
所述的卡盘组件4包括卡盘24,卡盘24通过卡盘轴25和减速器 26的输出连接,减速器26的输入和伺服电机27的输出连接,卡盘 轴25和减速器26连接在卡盘固定座20上,卡盘固定座20固定在机 架1上。
所述升降动力组件5包括升降机28,升降机28与安装平台11底 部连接,通过升降机28的旋转手轮29调节整个升降组件2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于采用所描述的磁化装置能够对平面或不同直径曲面铁磁性 构件进行磁化,以便后续进行全自动的缺陷扫查并成像显示。具有可 扫描面积大,适用于平面、曲面及不同形状尺寸的构件。其支持的扫 描范围可超过300mm×150mm,扫查件厚度范围达到1~3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组件2主视图。
图3为升降组件2侧视图。
图4为可调V型组件7结构示意图。
图5为顶尖组件3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卡盘组件4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6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导体中缺陷探测方法
- 下一篇:便携式钢丝绳无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