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无损检测海参自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7232.6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谭明乾;李永;宋亮;程沙沙;周婉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磁共振 技术 无损 检测 海参 方法 | ||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无损检测海参自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采用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利用CPMG序列,对海参在相同的参数下进行核磁共振信号采集,得出横向弛豫图谱,根据T2弛豫峰左移的程度判断海参体内自由水含量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的海参是剖肠海参,其是取鲜海参,用刀在海参的腹部纵向划开2~5cm的豁口,将海参的肠子从开口处掏出,将海参的腹腔内壁上的附着的筋割断或铰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的海参剖肠后进行核磁共振信号采集,然后自然放置,每隔1~30小时进行一次核磁共振信号采集,直至放置了48~6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横向弛豫数据T2的测定条件为:90度脉宽P1:13μs,180度脉宽P2:26μs,重复采样等待时间Tw:2000-10000ms,模拟增益RG1:10到20,数字增益DRG1:2到5,前置放大增益PRG:1到3,NS:4、8、16,NECH:2000-10000,接收机带宽SW:100、200、300KHz,开始采样时间的控制参数RFD:0.002-0.05ms,时延DL1:0.1-0.5m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的核磁共振信号用一维反拉普拉斯算法作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反演算法,迭代次数为1000000,得出海参样品的横向弛豫特性图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海参样品的横向弛豫特性图谱上弛豫峰面积判断海参样品的含水量,峰面积变小说明含水量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的海参剖肠后进行核磁共振信号采集,然后进行磁共振成像,包括T1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由成像的明暗程度判断海参品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磁共振成像测定条件为:slices:[4-8],FovRead:100mm,FovPhase:100mm,slicewidth:2.5-4.0mm,slicegap:1.0-2.5mm,Readsize:256,Phasesize:192,Average:2、4、8,T1加权成像:TR:300-500ms,TE:19-20ms;T2加权成像:TR:1600-2000ms,TE:50-7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72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