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7626.1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7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宇;樊迪;雷宇;信钊炜;魏冬;桑红石;王海卫;谢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集成 液晶 开关 阵列 | ||
1.一种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包括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和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由封装在顶面微孔形电极与底面公共电极间的微米级厚度液晶材料构成,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由封装在顶面公共电极与底面环微孔形电极间的微米级厚度液晶材料构成,微孔和环微孔的中心垂线与所对应的液晶聚光微透镜和液晶散光微透镜的光轴重合,其中,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的底面公共电极与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的顶面公共电极不连接,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和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分别独立加电;
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在不同均方幅度的电驱控信号作用下实施入射光束的可调焦聚光操作;
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在断电态下被转换为延迟光波相位的液晶相移板;
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在不同均方幅度的电驱控信号作用下实施入射光束的可控发散程度散光操作;
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在断电态下被转换为延迟光波相位的液晶相移板;
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所述液晶散光微透镜断电后被转换成的液晶相移板形成光开关的开启态;
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与所述液晶聚光微透镜断电后被转换成的液晶相移板形成光开关的关闭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调变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和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的聚光和散光效能,完成不同强度光束的电控开启与关闭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和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均为M×N元,其中,M、N均为大于1的整数,各单元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和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的填充系数低于40%。
4.如权利要求要求1中所述的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其特征在于,由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和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混合集成构成的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也为M×N元。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陶瓷外壳;其中,
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和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同光轴顺序置于陶瓷外壳内,其中,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位于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的前方,且每单元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与每单元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的光轴重合,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的光入射面通过所述陶瓷外壳的正面开孔裸露在外,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的光出射面通过所述陶瓷外壳的背面开孔裸露在外。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上设有第一端口、第一指示灯,所述电控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上设有第二端口和第二指示灯;
所述第一端口用于接入外部设备向所述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输入的电驱控信号;
所述第一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液晶聚光微透镜阵列是否处在正常的电驱控信号输入状态;
所述第二端口用于接入外部设备向所述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输入的电驱控信号;
所述第二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液晶散光微透镜阵列是否处在正常的电驱控信号输入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集成电控液晶光开关阵列,其特征在于,在陶瓷外壳的上右两个侧面结合部靠近光出射面的上侧面一端设有一个小三角形符号,用以指示光开关的光出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76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