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7806.X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黄熊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 项技术,由于其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灵敏度高、能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 进行工作等特点,因此,人们对传感技术的关注度已经愈加的提高,并促使人 们大力发展传感技术,进而使得传感技术在多个领域内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 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将愈加的广阔。
传感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为传感器部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受被监测 事物的信息,并能将感受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它所需形 式的信息进行输出的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内,尤其 用于对一些特殊环境的状态进行监测,其中,由于燃气管道的环境较为特殊, 且工作环境复杂,因此,人们通常使用传感器来监测燃气管道周围的燃气浓度, 并根据监测结果来判断是否发送了燃气泄漏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每段燃气管道之间都存在一个连接部分,燃气通常都易在 此处发生泄漏,因此,人们通常将燃气浓度传感器设置在此处。在现有技术中, 当燃气管道连接处发生燃气泄漏时,燃气浓度传感器在监测到泄漏的燃气后, 会在传感器的内部产生一个微电压,进而根据该微电压产生一个电信号,其中, 该电信号会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泄漏的燃气浓度而变化。传感器可将该电信号 发送给信号接收器,使得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该电信号后,即可获知燃气泄漏 的浓度,进而可及时发现燃气泄漏的情况,降低了因燃气泄漏而引发事故的可 能性,大大提高了对燃气设备维护的工作效率。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用于监测燃气泄漏浓度的传感器是有源传感器,即 在工作时需要能量源对其进行提供能量,通常情况下,有源传感器的能量都是 由其内部的电池来提供的,而在实际应用中,当有源传感器内部的电池电量不 足时,则有源传感器没有足够的能量向外发送电信号,进而使得信号接收器无 法接收到有源传感器发送的电信号,从而即使发生了燃气泄漏的情况,维护人 员也无法及时得知该情况,而为了能够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人们定期 的更换有源传感器中的电池,因此加大了人们对燃气管道的维护工作,给人们 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仅如此,有源传感器中的电池也会发生电池泄漏的可能, 从而可能会引起燃气管道爆炸的危险,进而降低了燃气管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源传感器 在监测燃气管道的燃气泄漏时,安全性及便利性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的方法,包括:
传感器接收信号源发送的原始电信号;
通过叉指换能器将接收到的所述原始点信号转化为原始声表面波SAW;
将得到的所述原始SAW传播给多个SAW反射器,使得所述多个SAW反 射器在接收到所述原始SAW后,分别反射待转化SAW;
通过所述叉指换能器将接收到的各待转化SAW分别转化为对应的电信 号;
将转化得到的各电信号返回给所述信号源,使得所述信号源根据接收到的 各电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判断所述传感器中是否存在指定气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的方法,包括:
信号源向传感器发送原始电信号;
接收所述传感器返回的若干个电信号,所述若干个电信号是:所述传感器 通过叉指换能器将所述原始点信号转化为原始声表面波SAW,并将得到的所 述原始SAW传播给多个SAW反射器,使所述多个SAW反射器分别反射待转 化SAW,最后通过所述叉指换能器将接收到的各待转化SAW分别转化成的电 信号;
判断接收到所述若干个电信号之间的各时间间隔是否均未超出预设的识 别时间间隔;
若是,则监测到所述传感器中未存在指定气体;
否则,监测到所述传感器中存在指定气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感器,包括:
叉指换能器、多个声表面波SAW反射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7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