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9296.X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世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08;A61K35/618;A61K35/5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5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阴虚 阳亢证型经行 眩晕 中药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经行眩晕病是指以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的症状,其特点为随月经周期性反复发作的一种月经期病症。该病症患者往往经期或经行前后感到头晕目眩,常伴有神疲气短,烦躁失眠,耳鸣,面部烘热,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食欲不振,头重如蒙等多种症状表现。本病常见于中年妇女,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晕厥。临床常见证型有气血两虚证、脾虚痰湿证、阴虚阳亢证等。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该证型系因阴虚阳亢而发的经行眩晕。从中医角度讲,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阴血亏虚,肝阳偏亢从而引起经行眩晕病症。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多采取服用激素药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极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滋阴潜阳、平肝止眩”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阴虚阳亢证型经行眩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龟甲8—12份,珍珠母20-25份,石菖蒲8—10份,石决明15—20份,菟丝子25—30份,白芍18—20份,牡蛎8—10份,麦冬15—20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减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本发明所采用的龟甲具有滋阴退热潜阳、息风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功效;所采用的珍珠母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定惊的功效;所采用的石菖蒲具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的功效;采用的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采用的菟丝子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的功效;采用的白芍具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的功效;所采用的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采用的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此病症。
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9%。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表二:疗效情况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叶某,女,1970年出生,从41岁开始,时常出现经期、经行前后,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烦躁易思神疲气短,烦躁失眠,耳鸣,面部烘热,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症状表现。经在我处诊断患有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病,服用此药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服用2两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
2、安某,女,1981年出生,32岁开始,时常出现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晕眼花,并兼有胸闷,恶心,呕吐,耳鸣,面部烘热等症状。患者在我处诊断为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病,服用此药1个疗程后,症状就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再服用此药1个疗程巩固后,症状全消,痊愈。
3、李某,女,1977年出生,35岁开始,常出现经期或经行前后头晕目眩,并伴有胸闷食少,嗜卧懒言,神疲乏力,耳鸣,面部烘热,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等症状表现。在我处诊断为阴虚阳亢证型的经行眩晕病,服用此药两个疗程后,患者就感觉症状明显缓解,后又连续服用两个疗程,症状全消,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龟甲8克,珍珠母20克,石菖蒲8克,石决明15克,菟丝子25克,白芍18克,牡蛎8克,麦冬15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世林,未经孙世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2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