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体式锻锤基础隔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9358.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锻锤 基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尤其是整体式锻锤基础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锻锤是机械、冶金、矿山、汽车、船舶等行业广泛使用的设备。由于锻锤的锤头工作是冲击性的,产生很大的打击力,锤头的打击速度瞬间降至零。锤头击打锻件产生超过100dB(A)的空气噪声,严重影响车间声环境,造成生产车间的劳动条件恶化,使操作人员的健康受到损害。同时,将冲击力将通过砧座、机身往基础地面传递,形成固体结构声传播。固体结构声在大地中传播速度快,衰减慢,使车间及其周边的建筑物结构受到损害,附近的居民生活都受到振动传递及噪声的影响。
传统的锻锤隔振是将锻锤安装在一个很大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块,以便使锻锤工作时产生的巨大的动荷载通过基础块再传往地基上。由于自由锻锤的蛅座与机身是分体的,所以自由锻锤的隔振方式可分为分体式和整体式。分体式隔振就是在砧座下面安装隔振器,而机身和外基础连接,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隔振器只对砧座具有减振作用,锻锤打击时的部分动能通过机身向外传递,所以,整体隔振效率很低。机身和基础做刚性连接,而砧座由弹性体支撑,导致砧座会有与机身有相对较大的振幅。砧座易发生倾斜,使锤杆、导向件损坏严重。整体式隔振就是将锻锤机身和砧座安装在一个共同的刚性质量块上,在基础质量块下设置隔振器,同时设置基础坑。整体式隔振保证了机身和砧座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工作,锻锤整体振动统一,动荷载没有向外传递的途径,所以,隔振效率非常高。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锻锤噪振动对操作人员以及车间及其周边的建筑物的影响,本发明提供锻锤噪声与振动控制系统,能阻隔振动传递的影响,防止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式锻锤基础隔振系统,由基础刚性质量块、弹簧隔振器、基础地坑、维护攀梯、锻锤限位阻尼器、弹性密封胶条、防尘盖板组成,所述的基础地坑是由四周的墙体、底板、梯形地梁、集水槽、积水坑组成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上部和车间地面平行,基础刚性质量块与基础地坑底板之间留有维修通道;弹簧隔振器设置在梯形地梁与基础刚性质量块之间,基础刚性质量块与基础地坑底板之间留有维修通道;基础刚性质量块为钢板立方箱体内钢筋混凝土,上部预留锻锤机身、砧座的安装螺栓;基础刚性质量块与基础地坑墙体留有间隔,所述的锻锤限位阻尼器由阻尼丁基橡胶弹性阻尼块及固定承力构件组成,锻锤限位阻尼器的荷载范围大于锻锤最大水平方向的动荷载,弹性阻尼块的截面积较大,数块弹性阻尼块的总荷载范围满足锻锤整体式隔振系统的Z向、X向、Y向的总荷载,锻锤限位阻尼器设置在基础刚性质量块与基础地坑墙体之间的上部;丁基橡胶的阻尼性较佳,可以补充弹簧隔振器阻尼系数的不足,能使锻锤冲击过后,使基础刚性质量块迅速回到平衡位置。
所述的弹簧隔振器系可调节低频阻尼弹簧复合减振器,设置在梯形地梁与基础刚性质量块之间,采用对称布局形式排列,同时,部分弹簧隔振器可根据需要游动调整,以保证锻锤机身、砧座、基础刚性质量块和弹簧隔振器的刚度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弹性密封胶条安装在基础刚性质量块与基础地坑墙体上部,防尘盖板设置在弹性密封胶条的凹槽中。连接锻锤设备的管线设置柔性接头或软管线。
所述的防尘盖板由花纹金属板及钢化玻璃组成,花纹金属板、钢化玻璃间隔排列。钢化玻璃可以满足隔振结构的维护保养人员的采光需要,花纹金属板防止操作人员经过时滑倒,提高安全性。
可调节低频阻尼弹簧复合隔振器荷载范围宽,固有频率低,由于上部配置有可调节装置,可以调节隔振器的高度,方便维修及更换。采用了组合式隔振弹簧,横向刚度也较大,隔振器上下配有橡胶垫固定,隔声、隔振和抑制高频波动时的效果更好。基础隔振结构的隔振系统使用同一型号的锻锤限位阻尼器,由于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较小荷载的多个隔振元件,各个隔振元件承受的荷载应相等,以满足隔振系统均衡稳定。在实际应用中,采取较小荷载的多个隔振元件,每个弹簧刚度可以有很宽广的选择范围,确保很高的隔振效率,可以降低设置成本(单个大型超荷载钢弹簧隔振器设置成本远高于多个常规钢弹簧隔振器)。所有隔振元件的总最佳荷载应根据锻锤机身、砧座、基础刚性质量块及冲击总荷载确定。
所述的集水槽在基础地坑底板较低一侧,集水槽穿过梯形地梁下部,向积水坑倾斜。由于锻锤工作过程中,使用润滑油液等,不可避免的产生油液泄漏现象,在基础地坑设置积水坑,以便收集排出的油液等。所述的维护攀梯安装在基础地坑的一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